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陈西老母氏挽词
——翁卷 〔宋代〕
八十余年寿,孀居备苦辛。
成家无别物,有子作诗人。
远客移书吊,新坟得佛邻。
秋堂挂遗像,癯若在时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母亲在孤独和艰辛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她的家庭并不富裕,只有一个儿子是位诗人。远方的客人写信来吊唁,她的新坟旁有位佛像作伴。秋天的堂前挂着她的遗像,显得瘦弱,就像生前的模样。
注释:
- 寿:寿命,这里指母亲的高龄。
- 孀居:指丧夫后独自生活,形容她的孤独。
- 备苦辛:经历了很多艰苦和辛劳。
- 成家:成家立业,形成家庭。
- 别物:没有其他的财物或依靠。
- 新坟:新造的坟墓,指她去世后的安息之处。
- 得佛邻:意指坟墓附近有佛像,象征安宁和庇护。
- 秋堂:指秋天的堂屋。
- 挂遗像:挂上逝者的遗像以表示怀念。
- 癯:瘦弱,形容遗像的状态。
典故解析:
- 佛邻:佛教文化中,佛像常被视为安宁和超脱的象征,寓意母亲在死后得到了佛的庇护。
- 秋堂:秋天常被认为是收获和反思的季节,母亲的遗像挂在堂前,体现出对逝去生命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卷(836年-910年),字子固,号逸民,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人情物态,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翁卷晚年,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对生活苦难的感慨,反映了宋代社会母亲角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的温暖。
诗歌鉴赏:
翁卷的《陈西老母氏挽词》是一首深情的悼词,折射出诗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对生活艰辛的感受。诗中通过几笔勾勒出母亲的生平,展现了她八十余年的辛劳与孤独,流露出浓厚的亲情与悲伤。尤其是“成家无别物,有子作诗人”一句,既表现了母亲的牺牲精神,也暗示了家庭的简朴与诗人的文化追求。新坟旁的佛邻,寓意着母亲的安息与超脱,传递出一种超越生死的安宁感。
诗的最后两句“秋堂挂遗像,癯若在时身”,画面感极强,仿佛遗像依然传递着母亲生前的气息,并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这种对比让人感慨万千,既是对母亲的追思,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反思。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翁卷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十余年寿:开篇直入主题,表明母亲的高龄,体现出生命的漫长与无常。
- 孀居备苦辛:描述母亲的孤独生活,突显她的坚韧与苦楚。
- 成家无别物,有子作诗人:强调家庭的简朴和母亲对儿子的期望与支持。
- 远客移书吊:表现出社会关系的温暖与对逝者的怀念。
- 新坟得佛邻:增添了宗教文化元素,表示对母亲灵魂的寄托。
- 秋堂挂遗像:描绘出一种静谧的追思氛围。
- 癯若在时身:最后的反思,触动人心,显示母亲的身影依然鲜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 比喻:如“癯若在时身”,通过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母亲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母亲深厚的爱与思念,同时也引发对生命、孤独与家庭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寿:象征生命的延续与珍贵。
- 佛邻:象征安宁与超脱,反映对逝者灵魂的关怀。
- 遗像:象征记忆与追思,传达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翁卷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新坟得佛邻”意指什么?
- A. 墓地的美丽
- B. 逝者的灵魂得到安宁
- C. 诗人对佛教的信仰
- D. 墓旁的环境
-
“癯若在时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美的追求
- B. 对逝者的怀念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翁卷的《陈西老母氏挽词》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家庭和故土的思念,但翁卷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母亲的深厚情感,而杜甫则在国家动荡中表达了对家庭的忧虑与对故国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翁卷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