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沾衣,月隐壁气凄凄,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
白话文翻译:
露水沾湿了衣服,月光被墙壁遮挡,气氛显得凄凉,人也显得孤寂,风回旋着,雨过之后,虚空中的瑶席似乎在荡漾。神灵来时无声,去时无迹,神的心降临,带来和谐与远方的福气。
注释:
- 露沾衣:露水沾湿衣服,表示清晨的凉意。
- 月隐壁:月光被墙壁遮挡,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幽静。
- 气凄凄:形容气氛冷清,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 人寂寂:人显得孤独,环境的寂静更衬托出个体的孤独感。
- 风回雨度:风在回旋,雨已经过去,暗示天气的变幻。
- 虚瑶席:虚无的瑶席,象征神灵的存在和超凡的境界。
- 来无声,去无迹:神灵的到来与离去都是无形无声的。
- 神心降和福远客:神灵的心境降临,带来和谐与远方的福气,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典故解析:
在唐代,迎神和送神是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常常与祭祀和祈愿活动相结合。这首诗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希望通过神灵的降临来获得和平与幸福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神灵迎送的场合,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与期待。在唐代,宗教信仰与民间习俗交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世界。开头的“露沾衣”与“月隐壁”交织出一种清晨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幽静的氛围。接着“人寂寂”展示了人孤独的状态,似乎在等待神灵的降临。然后,随着“风回雨度”,诗人将自然的变化与人心的期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来无声,去无迹”,更是将神灵的神秘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心灵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虽短小,却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期盼与对宇宙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沾衣:描绘清晨的宁静,露水在衣服上留下痕迹。
- 月隐壁气凄凄:月光被遮挡,气氛显得凄凉,渲染出一种孤独感。
- 人寂寂:人显得孤独,增强了环境的冷清感。
- 风回雨度虚瑶席:风的回旋与雨的流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神灵的存在。
- 来无声,去无迹:神灵的到来与离去都是无声无息,表现出其神秘的特质。
- 神心降和福远客:神灵的降临带来和谐与远方的福气,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月隐壁”比喻人们的孤独和神秘。
- 拟人:神灵的“来无声,去无迹”赋予了自然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与期待,渴望通过神灵的降临获得内心的和谐与幸福。诗中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密切关系,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象征清晨的宁静与新生。
- 月:代表神秘与孤独,常与思念相关联。
- 风:象征变化与流动,暗示时间的流逝。
- 雨:象征洗礼与重生,带来新的希望。
- 瑶席:作为神灵的象征,代表着超凡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露沾衣”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露水 C. 泪水
答案:B -
“来无声,去无迹”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神灵的显现 B. 神灵的神秘
C. 人的孤独
答案:B -
诗中的“虚瑶席”象征什么?
A. 神灵的存在 B. 人的渴望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皇甫冉的这首诗更注重对神灵的描绘与人心的期盼,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前者神秘而清幽,后者则豪放而悲壮。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