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听琴二首》
时间: 2025-01-10 21:53: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代人听琴二首
作者:赵嘏 〔唐代〕
抱琴花夜不胜春,
独奏相思泪满巾。
第五指中心最恨,
数声呜咽为何人。
湘娥不葬九疑云,
楚水连天坐忆君。
惟有啼乌旧名在,
忍教呜咽夜长闻。
白话文翻译:
在花开的夜晚,我抱着琴,感受春天的美好,却无法抵挡心中的愁苦;
独自弹奏,思念的泪水湿透了手巾。
手指在琴上弹奏最令我心痛的音符,
那几声呜咽的琴声,是为谁而发?
湘娥虽然未能葬于九疑山的云雾之中,
我坐在楚水旁,遥望天边,思念着你。
只剩下那啼叫的乌鸦还留有旧名,
我忍不住在夜里听到这呜咽声,心中更加难忍。
注释:
- 抱琴:指抱着琴,象征弹琴和思念。
- 花夜:花开的夜晚,象征春天的美好。
- 第五指中心:指琴的五个音符中的主要音,表达对某种情感的恨意。
- 湘娥:指湘妃,传说中的人物,未能葬于九疑山,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 楚水连天:形容水和天的相连,增强思念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嘏,唐代诗人,字子美,号怀恨,生于公元759年。他的诗风清新,情感丰沛,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是思念与离愁。
创作背景:赵嘏的《代人听琴二首》创作于他流寓期间,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中融入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爱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诗歌鉴赏:
《代人听琴二首》通过琴声的意象传达了深切的思念与愁苦。诗人以夜晚的花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浪漫却又忧伤的氛围。开头两句“抱琴花夜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通过对春夜美景与相思之苦的对比,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尽管春天的美好令人陶醉,但思念的痛楚却如影随形。接下来的“第五指中心最恨”则深入探讨了琴音与情感的关系,琴声中蕴藏着对某人的特殊情感。湘娥和楚水的意象不仅增加了诗的文化厚度,也激发了读者对过往的思考与惆怅。最后的“忍教呜咽夜长闻”处,诗人将琴声与夜晚的寂静结合,表现出无尽的思念与孤独,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抱琴花夜不胜春:夜晚抱琴,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却因思念而无法尽享美好。
- 独奏相思泪满巾:独自在夜里弹奏,眼泪湿透了手巾,表现了深切的相思之苦。
- 第五指中心最恨:指琴上某个最重要的音符,象征着最令心痛的情感。
- 数声呜咽为何人:琴声中蕴藏着难以言说的情感,发出呜咽声是为了谁?
- 湘娥不葬九疑云:湘妃未能归葬于九疑山,暗指无法忘却的过往。
- 楚水连天坐忆君:坐在楚水边,遥望天际,思念心上人。
- 惟有啼乌旧名在:只有那啼叫的乌鸦依旧存在,象征过往的记忆。
- 忍教呜咽夜长闻:夜晚听到琴声,不禁想起往事,心中更加难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思念的呜咽,增强情感的表现。
- 对仗:通过对称的句式增强诗句的美感。
- 意象:使用花、琴、夜、泪等意象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与孤独,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象征思念与情感的表达工具。
- 花:春天的美好,暗含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 泪:悲伤与思念的象征。
- 乌鸦:古代文化中常与哀痛相连,代表对旧事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抱琴”指的是什么? A. 抱着一把吉他
B. 抱着古琴
C. 抱着小孩
D. 抱着书本 -
诗中“湘娥”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A. 嫦娥
B. 湘妃
C. 王昭君
D. 李白 -
诗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A. 战争
B. 思念与孤独
C. 自然景观
D. 社会风俗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 李白与赵嘏: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都有深邃的思考,李白的豪放与赵嘏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多表现壮阔的情感,后者则细腻入微,尤其在思念与离愁的描写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