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阁 文同 〔宋代〕
治道区纭纷,斋阁简应接。 身闲意枕簟,虑静厌图牒。 孤芳媚深丛,幽哢出密叶。 物理兹领会,真境知可蹑。
白话文翻译:
治理之道纷繁复杂,斋阁中简化了应接不暇的事务。 身心闲适,意念沉浸在枕簟之间,思虑静谧,厌倦了图牒的繁琐。 孤独的花朵在深丛中绽放,幽深的鸟鸣从密叶中传出。 从这些自然现象中领悟道理,真正的境界是可以达到的。
注释:
- 治道:治理国家的方法和原则。
- 区纭纷:纷繁复杂。
- 斋阁:书房或静修的地方。
- 简应接:简化应对的事务。
- 枕簟:枕头和竹席,指休息的地方。
- 图牒:图籍文书,指繁琐的文书工作。
- 孤芳:孤独的花朵。
- 幽哢:幽深的鸟鸣。
- 物理:自然现象的道理。
- 真境:真正的境界或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反映了作者在斋阁中静修时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领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文同在斋阁中静修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纷繁世事的超脱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斋阁中的静修生活,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诗中“身闲意枕簟,虑静厌图牒”一句,既展现了作者的闲适心境,又透露出对繁琐事务的厌倦。后两句“孤芳媚深丛,幽哢出密叶”则通过自然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治道区纭纷,斋阁简应接”:治理国家的方法纷繁复杂,但在斋阁中简化了应对的事务,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身闲意枕簟,虑静厌图牒”:身心闲适,意念沉浸在枕簟之间,思虑静谧,厌倦了图牒的繁琐,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 “孤芳媚深丛,幽哢出密叶”:孤独的花朵在深丛中绽放,幽深的鸟鸣从密叶中传出,通过自然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 “物理兹领会,真境知可蹑”:从这些自然现象中领悟道理,真正的境界是可以达到的,体现了作者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孤芳媚深丛”中的“孤芳”比喻孤独而美丽的花朵。
- 拟人:“幽哢出密叶”中的“幽哢”拟人化地描述了鸟鸣的幽深。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身闲意枕簟,虑静厌图牒”。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纷繁世事的超脱态度,体现了作者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枕簟:象征闲适的生活。
- 图牒:象征繁琐的事务。
- 孤芳:象征孤独而美丽的自然之美。
- 幽哢:象征幽深的自然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身闲意枕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闲适 C. 厌倦 D. 焦虑
-
“孤芳媚深丛”中的“孤芳”比喻什么? A. 孤独的人 B. 孤独的花朵 C. 孤独的鸟 D. 孤独的树
-
诗的最后一句“真境知可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A. 物质享受 B. 精神境界 C. 社会地位 D. 名利双收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文同的《清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文同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领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