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
时间: 2025-04-28 01:21: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苦寒行 文同 〔宋代〕
上太行兮高盘盘,日将暮兮岁已阑。 入谷口兮出林端,风惨惨兮吹骨寒。 冰霜结兮玉败巑岏,光上照兮天色乾。 纷横委兮草树残,黯慄烈兮烟云漫。 仆足皲兮马蹄抚,望所舍兮摧心肝。 囊立空兮衣且单,嗟道途兮胡艰难。
白话文翻译
攀登太行山啊,山路曲折盘旋,太阳即将落山啊,一年也快到尽头。 进入山谷口啊,走出树林的尽头,风声凄惨啊,吹得骨头都感到寒冷。 冰霜凝结啊,玉石般的山峰也显得破碎,阳光照射啊,天空显得干燥。 草木凋零啊,散落一地,烟云弥漫啊,显得阴冷而猛烈。 仆人的脚冻裂啊,马蹄也受冻,望着住宿的地方啊,心痛如绞。 囊中空空啊,衣服也单薄,叹息旅途啊,为何如此艰难。
注释
- 太行:山名,位于今山西、河南、河北交界处。
- 盘盘:曲折盘旋的样子。
- 岁已阑:一年将尽。
- 惨惨:形容风声凄厉。
- 吹骨寒:形容风极冷,直透骨髓。
- 玉败巑岏:形容山峰如玉石般破碎。
- 天色乾:天空显得干燥。
- 纷横委:散乱的样子。
- 黯慄烈:形容天气阴冷而猛烈。
- 皲:皮肤因寒冷而裂开。
- 抚:此处指马蹄受冻。
- 囊立空:囊中空空。
- 胡艰难:为何如此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多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山水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冬日攀登太行山的艰辛旅程。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旅途的困苦,表达了作者对艰难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苦寒为主题,通过描绘太行山的险峻和冬日的严寒,展现了旅途的艰辛。诗中“风惨惨兮吹骨寒”、“冰霜结兮玉败巑岏”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寒冷的气候和破碎的山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同时,“囊立空兮衣且单”、“嗟道途兮胡艰难”等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困苦的感慨,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太行兮高盘盘:描绘太行山的高峻和曲折。
- 日将暮兮岁已阑: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 入谷口兮出林端:描述穿越山谷和树林的情景。
- 风惨惨兮吹骨寒:形容风极冷,直透骨髓。
- 冰霜结兮玉败巑岏:描绘冰霜覆盖的山峰,如玉石般破碎。
- 光上照兮天色乾:形容阳光照射下的天空显得干燥。
- 纷横委兮草树残:描述草木凋零的景象。
- 黯慄烈兮烟云漫:形容天气阴冷而猛烈,烟云弥漫。
- 仆足皲兮马蹄抚:描绘仆人和马匹因寒冷而受苦。
- 望所舍兮摧心肝:表达对住宿的渴望和心痛。
- 囊立空兮衣且单:描述囊中空空,衣服单薄。
- 嗟道途兮胡艰难:叹息旅途的艰难。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风惨惨兮吹骨寒”,将风拟人化,形容其凄厉和寒冷。
- 比喻:如“冰霜结兮玉败巑岏”,将山峰比作破碎的玉石。
- 对仗:如“上太行兮高盘盘,日将暮兮岁已阑”,句式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太行山的险峻和冬日的严寒,表达了作者对艰难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行山:象征着险峻和艰难。
- 风惨惨:象征着寒冷和凄厉。
- 冰霜结:象征着严寒和破碎。
- 囊立空:象征着贫困和困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风惨惨兮吹骨寒”形容的是什么? A. 风的温暖 B. 风的寒冷 C. 风的柔和 D. 风的猛烈
-
“冰霜结兮玉败巑岏”中的“巑岏”指的是什么? A. 山峰 B. 河流 C. 树木 D. 石头
-
诗中“囊立空兮衣且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满足 B. 幸福 C. 困苦 D. 喜悦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象,与文同的太行山之旅有相似之处。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文同的《苦寒行》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但文同的诗更侧重于描绘旅途的艰辛和自然环境的恶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