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游饯别》

时间: 2025-01-10 23:21:08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

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

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羁游饯别
王勃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
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
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白话文翻译:

在陇山的路上,旅人的心情如同悬挂,感到疲倦的江边游子。
早晨的槿花丰盛而宁静,夜晚的竹子在窗前显得格外寒冷。
琴声消散了离别的愁苦,风景仿佛定格了欢乐的时光。
反而觉得山川是如此遥远,漫长的旅途思绪让人难以释怀。

注释:

  • 客心:指旅人的心情。
  • 悬陇路:悬挂在陇山路上,形容心情的不安。
  • 游子:离乡在外的旅人。
  • :疲倦、厌倦。
  • 槿:槿花,常用以象征离别。
  • :丰盛,繁茂。
  • :细竹,象征寒冷的环境。
  • 销别恨:琴声消除离别的怨恨。
  • 宁觉:宁愿感受到。
  • 悠悠:形容思绪漫长而绵延。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琴声销别恨”可以理解为古人常通过音乐来寄托情感,借此抒发离别之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才情和作品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常抒发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勃早年游历他乡时,正值离别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旅途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对离别与游子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羁游饯别》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展现了作者对游子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开头两句以“客心悬陇路”和“游子倦江干”展现了旅人的孤独和疲倦,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接下来的“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则通过描绘早晚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感觉,进一步增强了离别的沉重感。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中,琴声作为文化符号,既有消愁解闷的作用,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眷念。最后两句“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游子在远方的无奈与思乡的苦痛,山川的遥远与旅途的漫长,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离别画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客心悬陇路:旅人的心情如同悬挂在陇山的路上,形容心情不安。
    • 游子倦江干:身为游子的他在江边感到疲倦,反映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疲惫。
    • 槿丰朝砌静:早晨的槿花繁盛而静谧,营造出离别时的宁静氛围。
    • 筱密夜窗寒:夜晚窗前的细竹,使人感到寒冷,象征着孤独与寒心。
    • 琴声销别恨:琴声能够消除离别的哀恨,音乐成为情感的寄托。
    • 风景驻离欢:美好的风景仿佛在此刻静止,让人怀念过去的欢乐。
    • 宁觉山川远:宁愿感受到山川的遥远,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 悠悠旅思难:漫长的旅途思绪令人难以释怀,反映出游子的苦闷。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悬挂,形象而生动。
    • 拟人:琴声被赋予情感,仿佛能理解离别之苦。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游子离别心情的细腻描绘,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旅途的无奈,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山川:象征广阔的天地,反映出游子的孤独与渺小。
  • 琴声:代表文化和情感的寄托,能够舒缓内心的痛苦。
  • 槿与竹:自然的意象,传达出离别的寂静与寒冷,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客心悬陇路”中的“客心”指的是什么?

    • A. 旅人的心情
    • B. 客人的家
    • C. 朋友的心情
  2. 诗中“琴声销别恨”中的“销”字意为:

    • A. 卖掉
    • B. 消除
    • C. 销毁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 A. 爱情
    • B. 友情
    • C. 离别与思乡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王勃的《羁游饯别》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诗,前者更侧重内心感受与环境描写,后者则更多表现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望。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唐诗的多样性和深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