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八 幽兰》

时间: 2024-09-19 20:39:02

天赐纤心怯俗情。

秾华含露自幽生。

一花白洁也倾城。

宁肯王孙几上谢,偏朝雅士舍边馨。

有吟诗句叫花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赐纤心怯俗情。
秾华含露自幽生。
一花白洁也倾城。
宁肯王孙几上谢,
偏朝雅士舍边馨。
有吟诗句叫花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纯洁和高雅的追求,认为上天赐予的纤细心思使人对世俗情感感到畏惧。盛开的花朵沾着露水,自然地生长在幽静的环境中。一朵白花的洁白之姿能够倾倒整个城市。宁愿王孙们在这里盛开而凋谢,偏爱那些晨朝的雅士们在此吟诗作对,花儿也愿意倾听他们的诗句。


注释

  • 纤心:形容细腻、柔弱的心思。
  • 怯俗情:对世俗之情的畏惧和逃避。
  • 秾华:形容花朵繁盛、艳丽。
  • 倾城:意指美丽动人,足以倾倒整个城市。
  • 王孙:指高贵的子弟,这里泛指有身份地位的人。
  • 舍边馨:偏爱清幽雅致的气息。

典故解析

“王孙”与“雅士”形成对比,前者象征世俗繁华,后者则代表文人清雅的气质。诗中隐含了对高洁志趣的向往,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清高品德的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荣江,现代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人生哲理为主题,擅长用简朴却富有内涵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幽兰》创作于社会变迁的时代,诗人试图通过花的意象表达对世俗繁华的反思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诗中以幽兰象征高雅的品格,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超脱的力量。


诗歌鉴赏

这首《幽兰》通过简单而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高雅品德的追求与对世俗繁华的排斥。前两句“天赐纤心怯俗情”便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感受到来自上天的纤细心思,另一方面却对世俗的情感感到畏惧。这种矛盾在现代社会中尤其常见,许多人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却又渴望内心的宁静与清高。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花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追求。花朵在露水的滋润下,自然生长,象征着一种不受世俗污染的纯洁。这里的“一花白洁也倾城”不仅仅是在赞美花的美丽,更是在强调高洁的品德和纯粹的内心能够吸引人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最后两句“宁肯王孙几上谢,偏朝雅士舍边馨”,则是对世俗与高雅的明确选择。诗人宁愿看到王孙们的花开花谢,也不愿向世俗妥协,而是向那些有雅士情趣的人们倾斜。这种选择彰显了诗人的志向和理想,传达了一种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高洁品德和宁静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赐纤心怯俗情:上天赐予了我细腻的心思,使我对世俗的情感感到畏惧。
  2. 秾华含露自幽生:盛开的花朵在露水的滋润下,自然地生长于幽静之处。
  3. 一花白洁也倾城:一朵洁白的花朵足以倾倒整个城市,象征着无与伦比的美丽。
  4. 宁肯王孙几上谢:我宁愿看到高贵之人的花开花谢。
  5. 偏朝雅士舍边馨:我偏爱那些晨朝的雅士们在此吟咏,花儿愿意倾听他们的诗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喻为高洁品德,体现了对高尚情操的推崇。
  • 对仗:如“宁肯王孙几上谢,偏朝雅士舍边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选择与对比。
  • 拟人:花儿能够“听”吟诗,赋予了花朵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高雅、纯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排斥,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高洁情怀和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兰:象征高洁的品德和清雅的生活。
  • 白花:纯洁和美丽的象征。
  • 露水:生命的滋润,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哪类人?

    • A. 平民
    • B. 高贵的子弟
    • C. 农民
  2. “一花白洁也倾城”的意思是什么?

    • A. 一朵花的洁白可以吸引众人
    • B. 一朵花的香气可以倾倒城市
    • C. 一朵花的娇艳能让城市沉醉
  3. 诗人更偏爱哪种生活?

    • A. 世俗繁华
    • B. 高洁清雅
    • C. 热闹喧嚣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幽兰》都表达了孤独与对高洁生活的追求,但李白更多地强调了酒与自然的关系,而崔荣江则通过幽兰的意象体现了对高雅品德的向往。

  • 《静夜思》中的思乡情感与《幽兰》的高洁追求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体现的是对家乡的依恋,而后者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崔荣江《诗词选》
  • 《中国现代诗人辞典》
  • 相关研究论文与古典诗词解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