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香子 其三 月夜独坐赏岩桂》
作者:姚述尧〔宋代〕
夜桂飘香,西风淅淅寒窗悄。
素娥相照。倍觉秋光好。
花本无情,刚被诗情恼。
知音少。为花歌笑。
醉向花前倒。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桂花香气四溢,西风轻轻吹过,寒冷的窗子旁显得格外静谧。
明月照耀着大地,让我倍感秋天的美好。
花本来是无情的,却刚好被我的诗情所打动。
知音寥寥,能够为花而歌的人少之又少。
我醉倒在花前,尽情享受这一刻的美好。
注释:
- 夜桂:指夜晚盛开的桂花,寓意香气四溢。
- 西风:秋季的风,带着寒意。
- 素娥:指明月,古诗中常用“素娥”来形容月亮。
- 诗情:指诗人的情感和灵感。
- 知音:意指能够理解自己的人,这里特指能欣赏桂花的人。
- 醉向花前倒: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陶醉于花香之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述尧,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清丽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感悟。
创作背景:
《行香子 其三 月夜独坐赏岩桂》写于一个秋夜,诗人独自坐在窗前,借月色与桂香抒发内心的情感。此时社会环境愈发安静,诗人内心对美的追求与对知音的渴望交织,形成诗中浓厚的孤独与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夜晚的桂花香与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独自赏花,感受着秋天的清新与孤寂。开头描绘夜桂飘香,西风轻拂,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敏感。接着,诗人以“素娥相照”来引入月亮的意象,增添了诗的清冷与高远,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花本无情,刚被诗情恼。”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无奈与期许,暗示了花虽无情,但因诗人的情感而显得有了灵性,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知音少”则流露出一种孤独感,诗人意识到,真正理解自己情感的人少之又少,增添了几分惆怅。最后一句“醉向花前倒”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沉醉,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构建了一幅动人与孤独交织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深情描绘与对知音的渴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桂飘香,西风淅淅寒窗悄:描绘了夜晚桂花的香气与西风的轻拂,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素娥相照。倍觉秋光好:月光照耀,让人倍感秋天的美好,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受。
- 花本无情,刚被诗情恼:花虽无情,却因诗人的情感而有所触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
- 知音少。为花歌笑: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只有少数人能理解他的情感。
- 醉向花前倒:表现出诗人对花的沉醉,象征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花本无情”与“诗情恼”结合,赋予花以情感。
- 对仗:如“知音少。为花歌笑”,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用“素娥”比喻月亮,增加了意象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展现了孤独与沉醉的情感交织,富有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桂:象征美好的事物,也代表着孤独与思念。
- 西风:秋天的象征,带来清凉,亦感叹时光流逝。
- 素娥:月亮的意象,象征纯洁与高远,增添了作品的清冷感。
- 知音:代表理解与共鸣的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夜桂飘香,西风淅淅寒窗悄 中的“淅淅”指的是什么?
A. 嘈杂声
B. 细微的声响
C. 强烈的风声 -
诗中提到的“素娥”指的是?
A. 太阳
B. 明月
C. 星星 -
“知音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开心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意境,表达了思念之情。
- 《静夜思》(李白):以月夜为背景,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在夜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 《秋夕》(杜甫):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思想深度,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姚述尧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