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黄花岗七十周年祭》

时间: 2025-01-27 04:10:32

天地低昂三月暮。

气壮南州,势挟风雷怒。

慷慨小东营外路。

不辞七尺拚强虏。

血洗春云开玉宇。

郁郁长松,兀立迎新曙。

共酹国殇倾绿醑。

旌旗湿遍黄花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地低昂三月暮。气壮南州,势挟风雷怒。
慷慨小东营外路。不辞七尺拚强虏。
血洗春云开玉宇。郁郁长松,兀立迎新曙。
共酹国殇倾绿醑。旌旗湿遍黄花雨。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三月的暮色中,天地显得低沉而起伏,南方的气概壮丽,仿佛能夹带着风雷的怒吼。
在小东营的外路上,豪情万丈,不怕七尺身躯,与敌人拼搏。
用鲜血洗净春天的云彩,天空中的玉宇也为之开阔。
苍翠的长松伫立,迎接着新的曙光。
大家一同举杯,为国家的殇痛倾倒绿酒,
那旌旗上沾满了黄花的雨滴。

注释:

  • 天地低昂:天地之间的气氛低沉而起伏。
  • 南州:指南方地区,象征着壮丽的气概。
  • 小东营:指历史上某个战役的地点。
  • 七尺:指诗人自身的身高,象征勇敢无畏。
  • 强虏:指敌人,这里用来形容敌人的强大。
  • 血洗春云:用鲜血洗净春天的云,象征着为了理想而流的血。
  • 郁郁长松:指苍翠挺拔的松树,象征着坚韧不屈。
  • 国殇:国家的悲痛与丧失。
  • 绿醑:指美酒,通常用来祭奠。
  • 黄花雨:象征着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庸斋(近代),原名朱自华,是一位关注国家大事与历史变迁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对历史事件的感慨,风格激昂而慷慨,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花岗七十周年之际,表达了对黄花岗起义烈士的追忆与缅怀。黄花岗起义是辛亥革命前的重要事件,象征着反对清朝统治,追求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英勇斗争。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以激昂的气概和深沉的情感,向黄花岗起义的烈士们致敬。诗歌开头以“天地低昂三月暮”引入,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压迫。接着,诗人以“气壮南州”展现了南方人民的豪情,气势如虹,仿佛能与天地共鸣。诗中的“小东营外路”不仅指向历史背景,也寓意着在斗争路上的勇敢与不屈。

“血洗春云开玉宇”一句,浓缩了无数先烈为了理想与自由而流血牺牲的惨烈场面,表现了对牺牲的敬重和对未来的期盼。长松伫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迎接新曙光,意味着对新生的期待与希望。最后的“共酹国殇倾绿醑”,将酒与哀伤相结合,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地低昂三月暮:描绘了一个低沉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沉重感。
  2. 气壮南州,势挟风雷怒:强调南方人民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3. 慷慨小东营外路:指向历史事件,表达了在斗争中不怕牺牲的决心。
  4. 血洗春云开玉宇:用鲜血洗净历史的悲痛,展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5. 郁郁长松,兀立迎新曙:象征着坚韧与希望,迎接新的时代。
  6. 共酹国殇倾绿醑: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酒水与哀悼的结合。
  7. 旌旗湿遍黄花雨:象征着对先烈的怀念,黄花雨水滋润着追忆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气壮南州,势挟风雷怒”,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云”比作历史的痛苦,表达出一种沉重的情感。
  • 拟人:赋予“长松”以迎接的能力,象征着精神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烈士的敬仰与怀念,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着牺牲与追忆,寄托对烈士的怀念。
  • 长松:象征坚韧与不屈,寓意着希望与未来。
  • 春云:代表历史的悲痛,暗示着过去的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州”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2. “血洗春云开玉宇”中“春云”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象
    B. 历史的痛苦
    C. 新的希望
    D. 个人的悲伤

  3.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对烈士的追思? A. 酒水
    B. 食物
    C. 花朵
    D. 诗歌

答案:

  1. B. 南方
  2. B. 历史的痛苦
  3. A. 酒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 韦庄
  • 《浪淘沙·北戴河》 - 毛泽东

诗词对比:

  • 《黄花岗七十周年祭》《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者均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先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但前者更加激昂,后者则带有更多的感慨与思索。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近代诗人作品精选》
  • 《黄花岗起义的历史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