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经惣持大师致宗之泗上礼塔》
时间: 2025-01-11 05:42: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传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證有馀。 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 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
白话文翻译:
很早就传承了心印并获得了衣中的宝珠,不学习那些只追求声闻的人,他们证悟有余。 手持犀牛角柄的拂尘多次登上皇宫的三大殿讲经,新翻译的佛经如同五天之书般珍贵。 在莲花塔下焚香而去,如同竹箭在波间解开缆绳初航。 顺应世间因缘而不执着,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自在自如。
注释:
- 心印:佛教术语,指直接的心灵感应,不依赖言语文字的教法。
- 衣珠:比喻佛法中的珍贵教义,如同衣中的宝珠。
- 声闻:佛教中指通过听闻佛陀教法而证悟的弟子。
- 犀柄:指用犀牛角制成的拂尘柄,象征高贵。
- 琅函:指珍贵的书籍或佛经。
- 五天书:指五部天竺(印度)的佛经。
- 莲华塔:指佛塔,象征佛教的神圣。
- 竹箭波间解缆初:比喻开始新的修行旅程。
- 随顺世缘无所住:指顺应世间因缘而不执着。
- 经行宴坐自如如:指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自在自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官至翰林学士。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他在宋代为一位译经大师致宗之泗上礼塔时所作,表达了对大师的敬仰和对佛法的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杨亿为一位译经大师致宗之泗上礼塔时所作,表达了对大师的敬仰和对佛法的理解。诗中通过对大师的描述,展现了大师的修行成就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译经大师的描述,展现了大师的修行成就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首联“早传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證有馀”,表达了大师很早就传承了心印并获得了衣中的宝珠,不学习那些只追求声闻的人,他们证悟有余。颔联“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描绘了大师手持犀牛角柄的拂尘多次登上皇宫的三大殿讲经,新翻译的佛经如同五天之书般珍贵。颈联“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通过莲花塔下焚香而去,如同竹箭在波间解开缆绳初航的意象,表达了大师开始新的修行旅程。尾联“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总结了大师顺应世间因缘而不执着,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自在自如的修行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传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證有馀。
- 这句表达了大师很早就传承了心印并获得了衣中的宝珠,不学习那些只追求声闻的人,他们证悟有余。
-
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
- 这句描绘了大师手持犀牛角柄的拂尘多次登上皇宫的三大殿讲经,新翻译的佛经如同五天之书般珍贵。
-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
- 这句通过莲花塔下焚香而去,如同竹箭在波间解开缆绳初航的意象,表达了大师开始新的修行旅程。
-
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
- 这句总结了大师顺应世间因缘而不执着,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自在自如的修行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衣珠”比喻佛法中的珍贵教义,“琅函”比喻珍贵的书籍或佛经。
- 象征:如“莲华塔”象征佛教的神圣,“竹箭波间解缆初”象征开始新的修行旅程。
- 对仗:如“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中的“犀柄”与“琅函”,“三殿讲”与“五天书”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译经大师的敬仰和对佛法的理解。通过对大师的修行成就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的描述,展现了大师顺应世间因缘而不执着,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自在自如的修行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心印:直接的心灵感应,不依赖言语文字的教法。
- 衣珠:佛法中的珍贵教义。
- 犀柄:用犀牛角制成的拂尘柄,象征高贵。
- 琅函:珍贵的书籍或佛经。
- 莲华塔:佛塔,象征佛教的神圣。
- 竹箭波间解缆初:开始新的修行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衣珠”比喻的是什么? A. 珍贵的宝物 B. 佛法中的珍贵教义 C. 大师的修行成就 D. 皇宫的宝物
-
“犀柄屡登三殿讲”中的“三殿”指的是什么? A. 皇宫的三大殿 B. 佛教的三大圣地 C. 大师的三大讲堂 D. 三座佛塔
-
诗中“随顺世缘无所住”表达了什么? A. 大师顺应世间因缘而不执着 B. 大师随波逐流 C. 大师随遇而安 D. 大师随和的性格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禅意和宁静的心境。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草的描写,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杨亿的《译经惣持大师致宗之泗上礼塔》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表达了禅意和宁静的心境,但杨亿的诗更侧重于对大师的敬仰和对佛法的理解,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佛教文化辞典》:提供了佛教术语的详细解释,有助于理解诗中的佛教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