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

时间: 2025-01-11 02:36:51

元僚行上计,举饯出林丘。

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

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

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元僚行上计,
举饯出林丘。
忽望题舆远,
空思解榻游。
别筵铺柳岸,
征棹倚芦洲。
独叹湘江水,
朝宗向北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王司马(王维)分别的情景。诗人正准备为王司马饯行,心中不禁感慨万千。看着远去的车马,思绪飘飞,想起曾经的游玩时光。别宴设在柳岸,舟楫倚靠在芦苇洲边,诗人独自感叹湘江水流,朝着北方奔流不息。

注释

  • 元僚:指王维,元僚为其字。
  • 行上计:表示王维的出行。
  • 举饯:举行送别的宴席。
  • 林丘:指的是山林中的高丘,象征着离别的地点。
  • 题舆:指车马,舆是车的意思。
  • 解榻游:指过去共同游玩的情景。
  • 别筵:送别的宴席。
  • 征棹:指划船出行。
  • 空思:无尽的思念。
  • 湘江水:湘江是流向北方的河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仲,号少穆,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在诗歌方面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张九龄曾任宰相,参与政治,因而在诗中常流露出对政治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维出行之际,张九龄为其饯行。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友谊与情感。

诗歌鉴赏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人在饯别朋友的场合中,借景抒情,生动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全诗通过描写别宴、远望、独叹等细节,展现出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开头两句“元僚行上计,举饯出林丘”,直接引入饯别的场景,既有对友人出行的祝福,也勾起离别的情愫。接着“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中,诗人目送友人远去,思绪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形成鲜明的对比,愈加突显离别的惆怅。

后半部分“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描绘了饯别宴的环境,柳岸、芦洲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悲凉的画面,增强了诗的情感氛围。最后“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则通过湘江流向北方,象征着友人的离去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完美地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元僚行上计:王维出行的计划,表达了送别的目的。
  2. 举饯出林丘:为了送行而设宴,地点在山林丘陵之间。
  3. 忽望题舆远:突然看到远去的车马,心中感慨。
  4. 空思解榻游:思念过去一起游玩的时光,增添了离愁的情绪。
  5. 别筵铺柳岸:别宴设在柳树掩映的岸边,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6. 征棹倚芦洲:船桨倚靠在芦苇洲边,表现出悠闲的意境。
  7. 独叹湘江水:独自感叹湘江水流,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8. 朝宗向北流:湘江水朝着北方流去,暗示着友人的去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构成对称的意象。
  • 比喻:湘江水比喻友人的离去,流动象征时间的无情。
  • 拟人:湘江水仿佛有了情感,流向北方,传递出离别的哀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友谊和对离别的感慨,表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厚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岸:象征着别离与思念,柳树常与离愁相连。
  • 芦洲:隐喻着宁静与悠闲,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湘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元僚”指的是谁? A. 张九龄
    B. 王维
    C. 李白
    D. 杜甫

  2. 填空题:诗中“别筵铺__”,这个地方的意象有什么含义?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离别的惆怅。 (对/错)

答案

  1. B. 王维
  2. 柳岸;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张九龄《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但张九龄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