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作》
时间: 2025-05-18 07:48: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居作
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
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
学谢淹中术,诗无邺下名。
不堪趋建礼,讵是厌承明。
已辍金门步,方从石路行。
远山期道士,高柳觅先生。
性懒尤因疾,家贫自省营。
种苗虽尚短,谷价幸全轻。
篇咏投康乐,壶觞就步兵。
何人肯相访,开户一逢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多病而辞官隐居的生活状态。他在闲暇时写作,书籍和药方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饮食也仅限于简单的藜粥。诗人学习谢安的中庸之道,但自己的诗作并没有在邺下获得声名。他对迎合权贵的生活感到厌烦,已经不再走金门(即朝廷)了,而是选择沿着石路前行。他期盼能够遇到高人,道士和隐士,然而因身体懒惰和家庭贫困而自省。他虽然种的苗木尚小,但幸好谷价轻,生活尚可维持。他写诗吟咏以寄托自己的康乐,酒壶和酒杯则与步兵相伴。最终,他感叹无人愿意来访,自己也不愿迎接。
注释
- 多病:形容身体多病,常常生病。
- 辞官:辞去官职,表示不再参与官场事务。
- 赋: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这里指代诗作。
- 药箓:药方,指代与健康相关的书籍。
- 藜羹:用藜麦做的粥,寓意生活简朴。
- 学谢淹中术:提到谢安,表示学习他的处世哲学。
- 邺下:指邺城,是古代文人聚集之地。
- 建礼:指迎合权贵的礼节。
- 金门步:指进入朝廷。
- 石路行:比喻平静的隐居生活。
- 高柳:柳树高耸,常被用来象征隐士的栖息之所。
- 性懒尤因疾:因身体的懒惰更加懒散。
- 家贫自省营:家庭贫困,自我反思维持生计。
- 种苗尚短:种下的苗木尚未成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学谢淹中术”指的是对谢安处世哲学的学习,谢安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士,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淡泊名利的态度闻名。他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文人,成为一种理想的隐士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士族家庭,因其多病而辞去官职,过上隐居的生活。他的诗歌多关注个人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权贵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皇甫冉身体多病、辞去官职后的生活状态中,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名利的思考与选择。
诗歌鉴赏
《闲居作》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诗中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和对健康的渴望。诗的开头“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辞官隐居后,他的生活重心转向了写作与养生。接着,作者用“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来描绘自己的生活,展现出他对书籍的依赖和饮食的简单,构成了一个清贫而安静的隐居生活图景。
在诗中,皇甫冉不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还表现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如“诗无邺下名”,他既感慨自己未能在文坛上取得成功,又对这种成功毫不在意。接下来的“已辍金门步,方从石路行”,既是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坚定选择。诗人在寻求道士和隐士的过程中,体现出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诗人在简朴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和,表达了个人对生活的思考与选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因为多病而辞官隐居,开始专心创作。
- 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生活中只有书籍和药方,饮食也仅限于简单的藜羹。
- 学谢淹中术,诗无邺下名:学习谢安的中庸之道,但自己的诗作没有在文坛上获得名声。
- 不堪趋建礼,讵是厌承明:不愿迎合权贵,难道是因为厌倦了世俗的承欢?
- 已辍金门步,方从石路行:已经放弃了进入朝廷,选择走石路,象征隐居生活的宁静。
- 远山期道士,高柳觅先生:期盼在远山中能遇到道士,在高柳中寻找先生。
- 性懒尤因疾,家贫自省营:因病懒惰,家庭贫困,自己反思维持生计的方式。
- 种苗虽尚短,谷价幸全轻:虽然种下的苗木还未成熟,但谷物的价格幸好不高。
- 篇咏投康乐,壶觞就步兵:写作寄托自己的康乐,酒壶和酒杯与士兵们相伴。
- 何人肯相访,开户一逢迎:感叹无人来访,自己也不想迎接。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对比官场的繁华与隐居的简朴,表现出对后者的向往。同时,使用了隐喻与象征,如“高柳”象征隐士的栖息之地,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权贵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象征着身体的无奈与生活的困境。
- 图书: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寄托。
- 藜羹:象征着生活的简朴与清淡。
- 高柳:象征隐士的栖息之所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 金门:象征权力与名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辞官隐居?
- A. 身体多病
- B. 家庭贫困
- C. 对权贵生活的厌倦
-
诗中提到的饮食是什么?
- A. 精致的菜肴
- B. 藜羹
- C. 山珍海味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基调?
- A. 追求名利
-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C. 对官场的热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 《归园田居》(陶渊明):体现了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闲居作》与《饮酒》:两首诗都反映了对官场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饮酒》更加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而《闲居作》则更聚焦于个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