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立斋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40:14

蜚鸿时以南,蜚鸿时以北。

翻翻堂上燕,来往逝安适。

秋声来九天,星汉浩无极。

岩岩北有斗,可望不可即。

极望劳我心,梦想三太息。

下有纵壑鳞,上有飞云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立斋二首
作者:戴良齐(宋代)

蜚鸿时以南,蜚鸿时以北。
翻翻堂上燕,来往逝安适。
秋声来九天,星汉浩无极。
岩岩北有斗,可望不可即。
极望劳我心,梦想三太息。
下有纵壑鳞,上有飞云翼。


白话文翻译:

寄立斋二首的内容大意是:
在南方和北方,鸿雁时而飞来,时而飞去。堂上的燕子在翻飞,悠闲自在地来去。秋天的声音从高空传来,星河浩瀚无边。北方高耸的斗星,虽然可以遥望,却无法触及。极目远望,心中感到劳累,梦想着三次叹息。脚下有纵深的沟壑,头顶上有飞翔的云朵。


注释:

  • 蜚鸿:指鸿雁,古时常用作远行或思乡的象征。
  • 堂上燕:指屋檐下的燕子,象征着安逸与舒适。
  • 秋声:指秋天的声音,可能指风声或其他自然声响。
  • 星汉:指银河,形容夜空的浩瀚。
  • :指北斗七星,古代用于指引方向的星座。
  • 纵壑鳞:形容深沟的波纹,暗指自然地形的壮观。
  • 飞云翼:象征着自由和高远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良齐是宋代诗人,生平生于北方,晚年居于南方。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并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戴良齐的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索,使得他的作品充满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歌鉴赏:

《寄立斋二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诗中用鸿雁、燕子等意象,不仅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四季的变迁,也隐喻了人们在生活中追求自由与安逸的心情。通过“秋声来九天”的描写,诗人将自然的声音与浩瀚的宇宙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北斗的遥不可及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而“极望劳我心”则体现了追求理想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灵疲惫和叹息。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蜚鸿时以南,蜚鸿时以北:描写鸿雁在南北之间的飞行,象征着生命中的流动和变迁。
  • 翻翻堂上燕,来往逝安适:燕子的翻飞描绘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 秋声来九天,星汉浩无极:秋天的声音传来,夜空的星河让人感受到无穷的广阔。
  • 岩岩北有斗,可望不可即:北斗星虽可见,但无法触及,象征理想的遥不可及。
  • 极望劳我心,梦想三太息:极目远望,内心感到疲惫,叹息三次,传达出一种无奈的心情。
  • 下有纵壑鳞,上有飞云翼:描写自然景象,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鸿雁、燕子等意象比作生命中的自由与安逸。
  • 拟人:赋予自然声音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孤独感。整体情感基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理想追寻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远行与思乡。
  • 燕子:象征安逸与宁静。
  • 秋声: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变化。
  • 星汉:象征浩瀚与无边的梦想。
  • 斗星:象征理想与方向。
  • 纵壑:表现自然的壮丽。
  • 飞云:象征自由与高远的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蜚鸿”指的是哪种动物?

    • A. 燕子
    • B. 鸿雁
    • C. 麻雀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星汉”指的是哪一部分的天体?

    • A. 太阳
    • B. 银河
    • C. 星星
    • 答案:B
  3. 诗中“可望不可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渴望
    • B. 无奈
    • C. 快乐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寄立斋二首》,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侧重于宁静的山水,而戴良齐则是对自然的广阔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寄立斋二首》这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