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少年行》

时间: 2025-02-04 16:16:13

千点斓斒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騣.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点斓斒喷玉骢,
青丝结尾绣缠騣。
鸣鞭晚出章台路,
叶叶春依杨柳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骑士的形象:他骑着装饰华丽的马,马身如同喷洒着玉石般光彩夺目;马尾上缠绕着青丝和绣花的装饰。傍晚时分,他驾驭着马匹从章台古道出发,身后春风中,杨柳随风摇曳,仿佛在迎送他远行。

注释:

  • 千点斓斒:形容马的毛色斑斓光彩,各种颜色点缀,十分美丽。
  • 喷玉骢:骢马,指一种优质的马,喷玉形容马的色泽如同玉石般光滑。
  • 青丝结尾:马尾上缠绕着青色丝绸,呈现出华丽的装饰。
  • 绣缠騣:骑士的装饰品,表明骑士身份的华丽。
  • 鸣鞭:指挥马匹的动作声响,表示骑士出发的时刻。
  • 章台路:古代著名的游乐场所,常与爱情故事有关。
  • 叶叶春依:春天的杨柳随风而摇,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章台路”是古代文人常提及的地点,象征着离别与相聚的情感。这个地点常出现在古诗中,表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约公元 790年-公元 830年),唐代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常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少年行》是韩翃在年轻时创作的一首诗,正值唐代盛世,社会繁荣,文学艺术蓬勃发展。诗中表现出他对青春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年轻骑士在春日傍晚出行的情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诗的开头“千点斓斒喷玉骢”便以生动的视觉意象吸引读者,马匹的华丽与骑士的英俊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青春的活力。接下来的“青丝结尾绣缠騣”则更是展现了骑士的身份与地位,细致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愈加生动。至于“鸣鞭晚出章台路”,则暗含着历史背景,暗示着骑士的行程与期待,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最后两句“叶叶春依杨柳风”以自然景象结尾,描绘出春天的气息,表现出一种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轻快而又富有诗意,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青春的赞美,兼具了视觉美感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点斓斒喷玉骢:描绘了马的色彩斑斓,吸引眼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青丝结尾绣缠騣:进一步强调马的装饰,表现骑士的身份和风采。
  • 鸣鞭晚出章台路:骑士在傍晚出发,暗示着他即将开始一段旅程,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短暂呼之欲出。
  • 叶叶春依杨柳风:春风拂面,表现出自然的温柔与生机,为整首诗增添了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马比喻为喷玉骢,强调其华丽。
  • 对仗:诗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杨柳随风摇摆,仿佛在与骑士对话,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一个年轻骑士出行的场景,表达了对青春、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唐代年轻人的活力与奔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骢马:象征着勇气与力量。
  • 春风: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杨柳:象征着柔美与依恋,传达出对春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点斓斒”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骑士的衣服
    • B. 马的毛色
    • C. 春天的风景
  2. “章台路”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离别与相聚
    • B. 旅行的开始
    • C. 自然风光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喜悦
    • C. 愤怒

答案:

  1. B. 马的毛色
  2. A. 离别与相聚
  3. B. 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少年行》李白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韩翃的《少年行》与王维的《送别》:两首诗都涉及离别与青春,但韩翃更侧重于描绘青春的活力,而王维则体现出对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