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时间: 2025-01-11 05:13:35

夜月溪篁鸾影。

晓露岩花鹤顶。

半世踏红尘,到底输他村景。

村景。

村景。

樵斧耕蓑渔艇。

意思解释

如梦令

作者: 蒋捷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夜月溪篁鸾影。晓露岩花鹤顶。
半世踏红尘,到底输他村景。
村景。村景。樵斧耕蓑渔艇。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月光照耀着溪边的竹林,映出鸾鸟的影子;清晨的露水滴落在岩石上,花朵盛开在鹤的头顶。
我在红尘中行走了半生,最终还是输给了那宁静的村庄的美景。
村庄的美景,村庄的美景:伐木、耕作、渔舟以及渔夫的生活。


注释

  • 溪篁: 溪边的竹林。
  • 鸾影: 指的是美丽的鸟影,鸾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
  • 晓露: 清晨的露水。
  • 岩花: 岩石上生长的花朵。
  • 鹤顶: 指的是白鹤的头顶,象征高洁。
  • 红尘: 形容世俗纷扰的生活。
  • 樵斧: 砍柴用的斧头,象征农村生活。
  • 渔艇: 渔船,表现出捕鱼的生活。

典故解析

“樵斧”与“耕蓑”常被用来描述田园生活的简单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尘世的厌倦。村景的重复强调了其重要性,表现出诗人对乡村景致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月华,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乡村宁静的向往。在繁华的城市生活和红尘中,诗人感受到对简单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的思考。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心中那幅宁静的村庄景象。开篇的“夜月溪篁鸾影”,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夜晚,月光映照下的竹林与神秘的鸟影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接着“晓露岩花鹤顶”,描绘了清晨露水的清新与自然的生机,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美好。

诗的核心在于“半世踏红尘,到底输他村景”,诗人用“红尘”来象征繁华世俗,而“村景”则代表了他心中理想的宁静与简单。反复的“村景”强调了这一情感的浓烈,仿佛在呼唤人们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现实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月溪篁鸾影: 在夜晚的月光下,溪边的竹林中映出优雅的鸾鸟影子。
  2. 晓露岩花鹤顶: 清晨的露水滴落在岩石上,花朵在鹤的头顶盛开,表现出静谧的自然之美。
  3. 半世踏红尘: 诗人经历了半生的世俗生活,感受到红尘的纷扰与苦闷。
  4. 到底输他村景: 最终发现,世俗的繁华与乡村的宁静相比,自己依然无法抵挡对村庄美景的向往。
  5. 村景。村景。樵斧耕蓑渔艇: 反复提到“村景”,强调村庄中朴实的生活场景,如伐木、耕作和捕鱼,展现出对简单生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夜月溪篁鸾影”以月光和竹林的映衬,营造了梦幻般的意境。
  • 对仗: “樵斧耕蓑渔艇”通过对仗,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多样性。
  • 重复: “村景”一词的重复,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强调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宁静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红尘纷扰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选择,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简单、纯粹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 象征宁静与纯洁,带有梦幻色彩。
  • 溪水: 代表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 竹林: 象征坚韧与柔美,反映乡村的清幽。
  • 鸾鸟: 代表美好与高贵,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村庄: 代表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体现诗人对田园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夜月溪篁鸾影”中的“鸾”指的是哪种动物?

    • A. 鸟
    • B. 鱼
    • C. 虫
    • D. 獐
  2. 填空题: “半世踏红尘,究竟输他__。”

  3. 判断题: 此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城市生活的热爱。(对/错)

答案

  1. A. 鸟
  2. 村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王维的作品,描绘山中田园生活的宁静。
  • 《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诗,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如梦令》 vs 《山中杂诗》: 二者均描绘了自然与乡村的美,但《如梦令》更注重对乡村生活的简单描写,而《山中杂诗》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