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时间: 2025-01-25 22:38:21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八月份的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清澈透明,与天空相融合。气温蒸腾,云梦泽的气息弥漫,波浪拍打着岳阳城。虽然我想要出行,却没有船只和工具,坐在这里感到自己的无能与羞愧。看着垂钓的人,心中只剩下羡慕的情绪。

注释:

  • 涵虚:包容空灵,形容湖水清澈如镜。
  • 混太清:与天空的蓝色交融,指湖水的清澈透明。
  • 云梦泽:指的是云梦泽的气候,云梦泽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古时名声显赫。
  • 波撼:波浪撞击,震动的意思。
  • 欲济:想要出行。
  • 舟楫:船和桨的统称,指代交通工具。
  • 端居:安静地待在一个地方。
  • 耻圣明:感到羞愧于圣明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洒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孟浩然游览洞庭湖时,正值秋季,湖面波光闪烁,诗人因无舟无法出行而感到惋惜,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表现自然美与人生哲思的诗。诗的开头通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清澈的湖面图,展现了作者对洞庭湖的赞美。接着,“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通过气象和地理的描绘,传达出湖面上的动态与活力,仿佛让人感受到夏末秋初的气息和湖面涌动的波涛。

而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羞愧:“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一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理想的向往,虽然心中有着远大的志向,却因缺乏手段而无法实现,令人感慨。结尾“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则是诗人对垂钓者的羡慕,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孟浩然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灵,令人在赞美美景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湖面平静如镜,湖水清澈透明,映照着天空。
  2.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湖面气温蒸腾,波浪撞击岳阳城,展现出湖的活力。
  3.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想要出行却没有船只,因而感到羞愧。
  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看着垂钓的人,心中只剩下羡慕。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湖水与天空的清澈相提并论,深化了意象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时局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象征纯净与宁静,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波浪:象征生命的动态与不确定性,传达出人生的起伏。
  • 垂钓者:象征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羡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梦泽”指的是哪里?

    • A. 长江
    • B. 洞庭湖
    • C. 黄河
    • D. 西湖
  2. 诗人为何感到“耻圣明”?

    • A. 因为他没有船只
    • B. 因为他无法钓鱼
    • C. 因为他没有朋友
    • D. 因为他没有诗歌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描写自然风光
    • B. 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C. 赞美友谊
    • D. 哀叹时光流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二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孟浩然更强调内心的感受与人生的无奈,而王维则着重于对自然的陶醉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孟浩然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