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和阿袁》

时间: 2025-01-26 00:33:20

梦欲腾天天渐老,一缕游魂,青埂峰前绕。

不见绛珠还泪草,三生影事凭谁道?

唤取当年精卫鸟,衔石填冤,争奈沧波渺?

筝柱凄凄含苦调,古今幽怨知多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欲腾天天渐老,一缕游魂,青埂峰前绕。
不见绛珠还泪草,三生影事凭谁道?
唤取当年精卫鸟,衔石填冤,争奈沧波渺?
筝柱凄凄含苦调,古今幽怨知多少!

白话文翻译

梦中欲飞却渐渐感到年华已老,一缕游魂在青埂峰前徘徊。
不见绛珠草中流下的泪水,三生三世的影事又有谁来倾诉?
唤回当年的精卫鸟,它衔着石头来填补冤屈,奈何浩瀚的海波渺茫无边?
筝柱发出凄凉的音调,古今多少幽怨又有谁能知晓?

注释

  1. 梦欲腾天:梦中想要飞翔,象征着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2. 游魂:游荡的灵魂,这里暗喻无处归依的情感。
  3. 青埂峰:青埂峰是一个具体的山名,可能指代归属与故乡。
  4. 绛珠:指《红楼梦》中绛珠仙草,象征着爱情和泪水。
  5. 精卫鸟:传说中的鸟,象征着执着与不屈。
  6. 筝柱:古筝的柱子,代表音乐和情感的表达。

典故解析

  • 精卫填海:典出《山海经》,精卫鸟因父母之死而投身大海,象征着对命运的反抗和执着追求。
  • 绛珠草:源于《红楼梦》,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泪水,传达了对爱情的无奈与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盛元,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为主,擅长运用传统诗词的形式结合现代人的情感,作品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转型时期,诗人通过对古典文化的借鉴,表达了对生命、爱情和命运无奈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和阿袁》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梦境和现实、自由与束缚的对比,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开篇即以“梦欲腾天”引出主题,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然而随之而来的“天渐老”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理想的遥远,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提到的“绛珠”与“精卫鸟”是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前者象征着对爱情的追忆与无奈,后者则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尤其在“唤取当年精卫鸟,衔石填冤”一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反抗和追求真理的执着。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给人以深思。

最后一句“古今幽怨知多少”更是将情感升华,超越了个体的悲伤,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与经历,使得整首诗在个人与历史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共鸣,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欲腾天天渐老:表达了对梦想的追求与时间的无情流逝。
  2. 一缕游魂,青埂峰前绕:游魂在青埂峰徘徊,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与迷惘。
  3. 不见绛珠还泪草:提及绛珠,暗示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无奈。
  4. 三生影事凭谁道:三生三世的故事,又有谁来倾诉,反映了孤独与无助。
  5. 唤取当年精卫鸟:唤起精卫鸟的形象,象征执着与反抗。
  6. 衔石填冤,争奈沧波渺:尽管努力填补冤屈,却无奈于浩渺的海洋,象征命运的无常。
  7. 筝柱凄凄含苦调:古筝的音调传递出凄凉与苦楚。
  8. 古今幽怨知多少:感叹古往今来的情感纠葛与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梦欲腾天”比喻对理想的渴望。
  • 拟人:游魂、精卫鸟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与人类情感共鸣。
  • 对仗:如“争奈沧波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命运的无奈,最终升华至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理想与追求。
  2. 游魂:代表无处归依的情感。
  3. 绛珠:象征爱情与泪水。
  4. 精卫鸟:象征执着与反抗。
  5. 筝柱: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绛珠”象征什么?
    A. 自由
    B. 爱情和泪水
    C. 生命

  2. “精卫填海”典故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命运的无奈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爱情的怀念

  3. 诗中“梦欲腾天”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渴望自由与理想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情感的无奈,但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
  • 《木兰花》:则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与《蝶恋花》的直接抒情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
  • 《现代诗人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