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

时间: 2025-01-25 22:48:31

胜华通子共悲辛,荒径今为旧宅邻。

一代交游非不贵,

五湖风月合教贫。

魂应绝地为才鬼,名与遗编在史臣。

闻道平生多爱石,至今犹泣洞庭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胜华通子共悲辛,荒径今为旧宅邻。
一代交游非不贵,五湖风月合教贫。
魂应绝地为才鬼,名与遗编在史臣。
闻道平生多爱石,至今犹泣洞庭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诗人感叹与华通子(张祜)一起的悲伤,如今荒凉的小径成了他旧居的邻近。交游之道在历史上虽然珍贵,但五湖四海的风月也让人心生愁苦。诗人的灵魂可能已经离开,但他才华的鬼魂却依然存在,名声与遗著被历史所铭记。听说诗人一生都喜爱石头,至今仍然为洞庭湖的人们所泣。

注释:

  • 胜华:指华通子,张祜的号,文人之间的交谊。
  • 荒径:荒凉的小路,代表时间的变迁。
  • 交游:指交往、交友。
  • 五湖风月:泛指自然风光,意指人生的美好与苦楚。
  • 绝地:指远离人世,亡故。
  • 才鬼:才华的灵魂,指逝去的才子。
  • 遗编:留下的作品或著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约740年-约805年),字太冲,唐代诗人,因其诗作风格清新典雅、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龟蒙对已故友人张祜的悼念之际,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陆龟蒙的《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首联“胜华通子共悲辛”,直接表达了对张祜的思念,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接着,诗人通过“荒径今为旧宅邻”来展示友人故居的荒凉,进一步渲染出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

中间两联则展开了对交游的反思,指出“交游非不贵”,强调文人之间的情谊与交往的重要性,但又与“合教贫”形成对比,体现了即使身处贫困,依然能够享受自然的风光与诗意的生活。最后两句“魂应绝地为才鬼,名与遗编在史臣”,则表达出对张祜才华的肯定,虽已身去,但其才华与作品将永存于后人心中。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与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使人感受到唐代文人那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胜华通子共悲辛:回忆与张祜共同的悲伤,既是对友谊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失去的痛苦。
  2. 荒径今为旧宅邻:旧友的故居现在已成荒地,暗示岁月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3. 一代交游非不贵:强调文人相交的重要性,交友是值得珍惜的。
  4. 五湖风月合教贫: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困境交织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5. 魂应绝地为才鬼:即使灵魂离去,才华依旧存在,表达了对张祜的崇敬之情。
  6. 名与遗编在史臣:张祜的名声与作品被历史铭记,强调了文人的影响力。
  7. 闻道平生多爱石:提及张祜对石头的喜爱,反映出他在生活中的闲情雅致。
  8. 至今犹泣洞庭人:洞庭湖的人因张祜的才华而感到惋惜,展现了他在民间的影响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才鬼”比喻张祜的才华,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一代交游非不贵,五湖风月合教贫”,上下联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荒径与风月分别象征着逝去的时光与生命中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现了对已故友人深切的怀念以及对文人精神的传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通子:象征着友谊与文人的交往。
  • 荒径:暗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 五湖风月:代表自然美与人生哲理的交融。
  • 才鬼:象征着逝去的才子,表现对才华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项是诗中提到的友人名号? A. 张祜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荒径”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时光流逝
    C. 财富
    D. 自然美

  3. 诗人对张祜的情感是? A. 愤怒
    B. 怀念
    C. 忘记
    D. 嫉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送别时的情感,而陆龟蒙则在怀念中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反思。两者都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但侧重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陆龟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