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饯郑金部去国)》
时间: 2025-01-11 12:57: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饯郑金部去国)
作者:黄师参 〔宋代〕
谷口高人,偶溯明河,近尺五天。
见紫霄宫阙,空中突兀,玉皇姬侍,云里蹁跹。
滴露研朱,披肝作纸,细写灵均孤愤篇。
排云叫,奈大钧不管,沙界三千。
语高天上惊传。早斥去人间伴谪仙。
念赤城丹籍,香名空在,蓬莱弱水,欲到无缘。
还倚枯槎,飘然归去,回首清都若个边。
家山好,有一湾风月,小小渔船。
白话文翻译
在高耸的谷口,我偶尔顺着明河而上,仿佛接近了天边。
远远望见紫霄宫阙,巍峨耸立在空中,玉皇的姬侍在云中轻盈舞动。
露珠滴落后用朱笔研磨,披上心肝作成纸,细细写下灵均的孤独愤懑之篇。
我在云间呼喊,奈何大钧却无动于衷,沙界的三千世界。
我的声音在天上惊动传扬。早已斥去人间的伴侣,似谪仙人般孤独。
思念赤城的丹籍,香名只是空谈,蓬莱的弱水,想去却无缘。
我仍然倚靠着枯槎,飘然归去,回首清都不知何处。
家乡的山水真美,有一湾风月,小小渔船轻轻摇曳。
注释
字词注释
- 谷口:指山谷的入口,象征高远的境界。
- 明河:指明亮的河流,可能象征着时间或生命。
- 紫霄宫阙:道教的神仙宫殿,象征着仙界。
- 玉皇:道教中最高神明,天帝的象征。
- 灵均:指的是古代诗人屈原,象征孤独与愤懑。
- 赤城丹籍:传说中的仙人之地,象征理想与追求。
- 蓬莱弱水:传说中的仙境,象征遥不可及的理想。
典故解析
- 谪仙:指被贬的神仙,常用来比喻身处逆境的人。
- 轻舟已过万重山:隐喻人生的旅程,回首时的一种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师参,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并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师参为朋友郑金部饯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融合了道教思想,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饯郑金部去国)》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开篇以“谷口高人”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接着通过描绘紫霄宫阙和云中舞动的姬侍,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诗人通过对比人间与仙界,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与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诗中诸多细腻的描写,如“滴露研朱,披肝作纸”,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热情,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愤懑的情感。最后,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整首诗在情感的流转中,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谷口高人,偶溯明河,近尺五天。”: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情景,表明他心怀理想,向往更高的境界。
- “见紫霄宫阙,空中突兀,玉皇姬侍,云里蹁跹。”:呈现出一种神秘而优雅的仙境,暗示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滴露研朱,披肝作纸,细写灵均孤愤篇。”:表达了创作的过程与内心的孤独,灵均是屈原的代称,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共鸣。
- “排云叫,奈大钧不管,沙界三千。”: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诗人感到无奈与孤独。
- “念赤城丹籍,香名空在,蓬莱弱水,欲到无缘。”: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追求与失望,蓬莱与赤城是理想的象征,强调了达不到的遗憾。
- “还倚枯槎,飘然归去,回首清都若个边。”:最后一句回归现实,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披肝作纸”,用生动的比喻强调了创作的真挚与艰辛。
- 拟人:如“云里蹁跹”,云彩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仙境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呈现出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愤懑,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河: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紫霄宫阙:象征仙界与理想的追求。
- 灵均:象征孤独和愤懑的情感。
- 赤城丹籍:象征理想与追求,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蓬莱弱水:象征遥不可及的理想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紫霄宫阙”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乡愁
D. 友情 -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失落
C. 激动
D. 愤怒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 苏轼《水调歌头》:探讨了人生哲理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黄师参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黄师参更显孤独与失望,而李白则更多展现出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白与他的诗歌世界》
- 《宋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