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

时间: 2025-01-10 22:51:30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

客舟贪利涉,
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
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
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
浔阳何处边。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的水上,客船贪恋着利益悄然航行,
在黑暗中渡过湘江。
露水的清香使我想起芳香的杜鹃,
歌声让我识得那采莲的姑娘。
划船的人把火把投向岸边,
渔夫在烟雾缭绕的潭边宿夜。
同行的伙伴时常询问,
浔阳(浔阳江)到底在哪里?

注释:

  • 客舟:客人乘坐的船,指外来者的船只。
  • 贪利:追求利益。
  • 湘川:指湘江。
  • 露气:露水的气息。
  • 芳杜:芳香的杜鹃花。
  • 榜人:划船的人。
  • 渔子:渔夫。
  • 潭烟:潭水上升起的烟雾。
  • 行侣:同行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被誉为“王孟”。他一生游历四方,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夜渡湘水》创作于唐代的盛世时期,孟浩然在游历中体验自然与人情,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水乡的向往和对夜晚的静谧情感。

诗歌鉴赏:

《夜渡湘水》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夜航的独特体验。首句“客舟贪利涉”便引出一幅夜晚航行的画面,舟行水上,渔者的生活与自然的宁静交融。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露气闻芳杜”与“歌声识采莲”,不仅刻画了夜晚的气氛,也融入了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则将夜渡的场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层次,火光映照下的水面与渔夫的安眠构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生活的本真。最后两句“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不仅反映了诗人与同行者的互动,也传达出一种对未知的探索与渴望,仿佛在问询着生活的方向。

整首诗语句简练,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与哲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人文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舟贪利涉:客船在夜色中航行,渴望着利益。
  2. 暗里渡湘川:在黑暗中渡过湘江。
  3. 露气闻芳杜:露水的气息中可以闻到杜鹃花的香气。
  4. 歌声识采莲:听到的歌声使我想起了采莲的姑娘。
  5. 榜人投岸火:划船的人将火把扔到岸上。
  6. 渔子宿潭烟:渔夫在烟雾弥漫的潭边安睡。
  7. 行侣时相问:同行的朋友时常询问。
  8. 浔阳何处边:浔阳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修辞手法:

  • 意象:夜舟、露气、歌声等意象交织,展现出夜晚安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 对仗:如“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水乡夜晚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客舟:象征着流动的生活和追求。
  • 湘水:代表着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露气:象征清新与纯净。
  • 歌声:传达了人们的情感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客舟”指的是: A. 渔船
    B. 旅游的船
    C. 外来者的船
    D. 农船

  2. “榜人投岸火”中的“榜人”指的是: A. 渔夫
    B. 划船的人
    C. 旅客
    D. 诗人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崔颢《黄鹤楼》

诗词对比:

  • 孟浩然与王维同为唐代山水诗的代表,孟浩然的诗更注重自然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往往寄托了更多的哲理思考。两者在意象和风格上各具特色,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相关文学评论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