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5:50:06

世间群盗脍人肝,避地方图水石岩。

客有绿林嗟路阻,书无黄耳欲何衔。

雨推溪柳金方重,春入江梅玉半缄。

永念陆趋今弗获,垂云安得倚天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曹勋的《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 其二》

世间群盗脍人肝,
避地方图水石岩。
客有绿林嗟路阻,
书无黄耳欲何衔。
雨推溪柳金方重,
春入江梅玉半缄。
永念陆趋今弗获,
垂云安得倚天帆。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世上,群盗像是肆虐的猛兽,杀戮无辜,令人心惊。为了避开他们,只能躲藏在水石相间的地方。旅客在绿林中感慨,前路艰难险阻,书信无法传递,谁又能为我捎去音讯呢?雨水推着溪边的柳树,金色的柳条已显得沉重;春天来临,江边的梅花也半开着,仿佛还在羞涩。长久以来,我心中思念陆地上的景象,如今却一无所获,垂下的云彩,怎么能靠着天边的帆呢?

注释:

  • 脍人肝:形容残忍,脍指的是剁碎,肝指人的肝脏,暗指盗贼的残暴。
  • 绿林:指的是山林中的隐士或反抗者。
  • 黄耳:指的是信使,通常是用耳信传递信息。
  • 雨推溪柳:描绘了雨水滋润的柳树,意象生动。
  • 天帆:指的是船,寓意远航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艰难的年代,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与个人处境的无奈,寄情于自然景象之中。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强烈的对比手法,描绘了世间的黑暗与自然的美好,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联“世间群盗脍人肝”,用生动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心惶惶,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接下来的“客有绿林嗟路阻”,则通过描写旅者的无奈,体现出诗人在困境中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雨中的溪柳与春梅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自然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永念陆趋今弗获,垂云安得倚天帆”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间群盗脍人肝:揭示出社会黑暗,盗贼猖獗。
  • 避地方图水石岩:为逃避灾难而隐藏。
  • 客有绿林嗟路阻:旅者感慨道路艰难。
  • 书无黄耳欲何衔:对音讯无从传递的无奈。
  • 雨推溪柳金方重: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象。
  • 春入江梅玉半缄:春天的羞涩与美好。
  • 永念陆趋今弗获:思念远方却无法实现。
  • 垂云安得倚天帆: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脍人肝”形象地传达出残酷。
  • 拟人:如“雨推溪柳”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金方重”和“玉半缄”展现出词句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悲愤,展现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盗贼:象征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 绿林:隐喻隐士与自由。
  • 柳、梅:自然之美的象征,反映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群盗”指的是哪类人? A. 旅行者
    B. 盗贼
    C. 学者
    D. 诗人

  2. “雨推溪柳金方重”中“金”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颜色
    B. 柳条的重量
    C. 雨水的颜色
    D. 天空的颜色

  3.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充满希望
    B. 迷茫
    C. 满意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曹勋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了对政治的关注与个人的情感,但曹勋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多展现豪放的气势。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