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

时间: 2025-01-27 04:08:54

蒸沙以为城,冶铁用作限。

未伸彼利害,先为己忧患。

家事席未暖,基址已永叹。

在德不在险,推类仁者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蒸沙以为城,冶铁用作限。
未伸彼利害,先为己忧患。
家事席未暖,基址已永叹。
在德不在险,推类仁者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用蒸发的沙子筑城,用冶炼的铁作为边界。
在尚未了解利益与危害之前,自己就已为忧患所困。
家庭的事情尚未安顿,基础却已令人叹息。
重视德行而非险阻,像仁者那样劝诫他人。

注释:

  • 蒸沙:指用蒸汽蒸发的沙子,隐喻用不合理的方式建造。
  • 冶铁:指冶炼铁器,象征物质的限制和界限。
  • 彼利害:指外在的利益和危害。
  • 忧患:忧虑和烦恼。
  • 席未暖:指家庭事务还未处理妥当。
  • 基址:基础和根基。
  • 在德不在险: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不是依赖于危险和边界。
  • 仁者谏:仁德之人给予劝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自然、社会现象,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乱时期,社会局势不稳,民众生计艰难,诗人通过反思社会现象,寄托对德行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人们的内心挣扎。开篇用“蒸沙以为城”与“冶铁用作限”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社会构建,暗示着当时人们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道德的现象。接下来的“未伸彼利害,先为己忧患”则反映出人在面对复杂利害关系时的无奈和焦虑,表现了对未来的不安。

诗中“家事席未暖,基址已永叹”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虑,家庭琐事未能处理好,基础却已令人叹息,表现出一种无力感。最后两句“在德不在险,推类仁者谏”则是诗人的反思与自省,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提倡仁者的智慧与劝诫,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性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个人的思考,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具有很大的哲理性和警示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蒸沙以为城”:隐喻用不合理的方式建造社会结构,反映人们追求物质而忽视精神。
    • “冶铁用作限”:象征着物质界限的设定,反映了社会的压迫与限制。
    • “未伸彼利害,先为己忧患”:在未了解外部环境之前,先感受到内心的忧虑,表现对未来的无奈。
    • “家事席未暖,基址已永叹”:家庭事务尚未处理妥当,基础已经令人叹息,暗示生活的重负。
    • “在德不在险,推类仁者谏”:强调要重视道德,倡导仁者的劝诫,反映诗人的理想信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蒸沙”与“冶铁”比喻社会构建的方式,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形成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警示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应关注内心的道德修养,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社会的构建与人们的理想。
  • :象征物质的限制与困扰。
  • 忧患:心理负担和对未来的焦虑。
  • :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蒸沙以为城”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追求物质利益
    • B. 关注家庭事务
    • C. 享受自然风光
    • D. 建立坚固的城市
  2. “在德不在险”强调了什么?

    • A. 物质的重要性
    • B. 道德的优先性
    • C. 安全的必要性
    • D. 个人的利益
  3. 诗人对社会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关心与忧虑
    • C. 绝望
    • D. 乐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曹勋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但曹勋更强调道德的力量,而杜甫则着重表现个人的悲愤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曹勋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