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林中有奇石,髣髴兽潜行。
乍似依岩桂,还疑食野苹。
茸长绿藓映,斑细紫苔生。
不是见羁者,何劳如顿缨。
白话文翻译:
在林中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仿佛是一只藏匿的野兽。
乍一看像是依偎在岩石上的桂树,
可又让人怀疑它在啃食野生的苹果。
青苔在石头上生长,紫色的苔藓斑驳可见。
这石头不是被羁绊的东西,
为何要像佩戴着缨带一样显得拘束呢?
注释:
- 髣髴:形似、仿佛。
- 乍似:忽然似乎。
- 依岩桂:依偎在岩石上的桂树。
- 食野苹:吃野生苹果。
- 茸:软而细的草或植物,通常指苔藓等。
- 羁者:被束缚或拘束的人或物。
- 顿缨:缨带,古代用于装饰帽子的带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贽,号贞白,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以清新俊逸、自然流畅的诗风而著称,特别擅长描写山水与自然,作品中常透出孤高和淡泊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德裕的隐居时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自由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奇石的描绘,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个性与自由的精神。
诗歌鉴赏:
《似鹿石》是一首描写自然奇石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石头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思考。开头以“林中有奇石”引入,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奇石似乎隐匿于林中,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生动的感觉。接着,诗人以“髣髴兽潜行”形容石头的形态,巧妙地将石头与野兽相联系,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意象。
通过“乍似依岩桂,还疑食野苹”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石头的奇特形态,同时也引发了对自然生长状态的思考。诗中“茸长绿藓映,斑细紫苔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青苔和紫苔的生长更是让这块石头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气。
最后一句“不是见羁者,何劳如顿缨”则是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石头的形象反思生存的状态,若不是被羁绊,那么何必像佩戴缨带般受到束缚。这句在诗的结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生命状态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奇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交融,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思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中有奇石,髣髴兽潜行:开篇交代环境,奇石的形态模糊,令人联想到隐秘的野兽,激发读者的想象。
- 乍似依岩桂,还疑食野苹:奇石的外形变化多端,像是依偎于岩石的桂树,又似在啃食野苹果,体现出石的生命气息。
- 茸长绿藓映,斑细紫苔生:青苔和紫苔的生长描绘了自然的生命力,让石头的静态变得生动。
- 不是见羁者,何劳如顿缨:结尾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的渴望,暗含对社会束缚的批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奇石比作潜行的兽,增强了生动性。
- 拟人:石头似乎在“食”野苹,赋予其生命。
- 对仗:如“茸长绿藓映,斑细紫苔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与自由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束缚人生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石: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 兽:象征着自由与野性。
- 桂树:象征着高洁与美丽。
- 青苔、紫苔: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奇石”让人联想到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潜行的野兽
C. 高大的山脉 -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现自然的生机?
A. 描写奇石的颜色
B. 描写苔藓的生长
C. 描写风的声音 -
“不是见羁者,何劳如顿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束缚的无奈
B. 对自由的渴望
C. 对美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与李德裕的《似鹿石》,两首诗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李白的诗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壮阔的景象,李德裕的诗则更注重对静态自然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歌鉴赏》
- 《李德裕诗文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