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润州听暮角 / 晚泊润州闻角
作者:李涉(唐代)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白话文翻译:
在江城的黄昏,号角声在水面上回荡,显得如此渺茫。那曲调引发了我对边疆的怨恨与思念。突然间,沙滩上的大雁被惊起,飞向海门,斜斜地划过天空留下几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润州:古地名,今江苏省镇江。
- 吹角:指吹奏号角,通常在军营或边境地区使用。
- 怨思:怨恨与思念的情感交织。
- 惊起:突然被惊动。
- 海门:指江河入海口的地方。
典故解析:
“曲引边声”中的“边声”多指边疆的号角声,常常用来表达对离别、战乱的感慨,这在古诗中是常见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涉是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以情感细腻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人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泊润州之际,正值黄昏时分,诗人被号角声和自然景色所触动,表达了对边疆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涉的《润州听暮角》以其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黄昏时分江城的景象,诗的情感层次丰富。开篇“江城吹角水茫茫”一句,展现了黄昏的孤寂与渺远的意境,号角声在无边的水面上回响,仿佛与诗人心中的思念一同荡漾。接着“曲引边声怨思长”,则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连,表达了对边疆的忧虑和乡愁。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描写雁的惊起,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最后“海门斜去两三行”则以简练的写法,表现出大雁飞去的情景,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城吹角水茫茫:江城的号角声在空旷的水面上回荡,给人一种孤独感。
- 曲引边声怨思长:号角声引发了诗人对边疆的怨恨与漫长的思念。
- 惊起暮天沙上雁:傍晚的天空中,沙滩上的大雁被惊动,象征着诗人的情感波动。
- 海门斜去两三行:大雁斜飞而去,留下几行,表现出一种离别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号角声比作思念,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号角声和飞雁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城:象征着诗人的故乡与思念之地。
- 号角:象征战争与离别,引发诗人的情感波动。
- 大雁:象征着迁徙与思念,代表着离别与归属的情感。
- 沙滩:自然环境的描绘,烘托出孤寂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春天的景色
B. 对边疆的思念
C. 生活的快乐 -
诗中提到的“海门”是指什么?
A. 一种船
B. 江河入海口
C. 一座山 -
诗人用哪个意象来表现情感的波动?
A. 号角
B. 沙滩
C. 大雁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壮丽的自然景色。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李涉与王之涣在描写自然景色时,李涉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而王之涣则强调壮美的景象。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探讨与比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涉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