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独觉》

时间: 2025-01-11 01:57:04

儿啼惊觉梦中身,恰则华胥政问津。

脚到五更偏作冷,老来万事不如人。

若无窗月谁相伴,听尽鸡声不肯晨。

尚有布衾寒似铁,无衾似铁始言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寒独觉
儿啼惊觉梦中身,恰则华胥政问津。
脚到五更偏作冷,老来万事不如人。
若无窗月谁相伴,听尽鸡声不肯晨。
尚有布衾寒似铁,无衾似铁始言贫。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夜晚我独自醒来,听到婴儿的哭声,惊扰了我梦中的身影。恰好是华胥的神话在问我过往的事。五更时分,脚底却感到特别寒冷,年老后万事都不如人。若不是窗外月光陪伴我,尽管听尽了鸡鸣声我也不愿起床。身边的被子冷得像铁一样,没被子更是贫困的开始。

注释:

  • 华胥:指华胥氏,古代传说中的神女,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梦境和幻想。
  • 五更:指凌晨的时刻,指夜晚的最后一个时段。
  • 布衾:布做的被子,象征着生活的寒冷和贫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等并称。其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生活情趣。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具有独特的个性,常借景抒情,展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夜寒独觉》创作于晚年,反映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对人生的感慨与孤寂。此时的杨万里已年迈,生活的艰辛和对人生的无奈在诗中表露无遗,诗人通过夜晚的冷清和孤独,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人生苦短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夜寒独觉》是杨万里的一首抒情诗,透过一幕寒冷的夜景,诗人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孤独体验。开篇“儿啼惊觉梦中身”,婴儿的啼哭打断了梦境,象征着生活的现实与无情,令人醒悟。接着,诗人用“华胥政问津”引出了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冷酷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脚到五更偏作冷”一句,描绘了深夜的寒冷,直观描写了诗人身体的寒冷感,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氛围。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感受到的“老来万事不如人”则传达出一种对年华逝去的无奈与感慨。生活的艰辛和生命的脆弱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沉重的情绪。

最后两句“若无窗月谁相伴,听尽鸡声不肯晨”,诗人通过窗外的月光和鸡鸣声,表达了孤独的深刻感受。即使有月光的陪伴,内心的孤独依然无法掩盖。而“尚有布衾寒似铁,无衾似铁始言贫”则以冷被和贫困的对比,揭示了物质生活的匮乏与精神上的孤独。在这首诗中,杨万里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寒冷,还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对孤独和贫困的无奈与思考,情感深邃,意蕴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儿啼惊觉梦中身:婴儿的哭声使我从梦中惊醒,体现了生活的现实。
  2. 恰则华胥政问津:此时正是华胥神话在问我往事,暗示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对比。
  3. 脚到五更偏作冷:五更时分,脚底感到特别寒冷,象征着孤独。
  4. 老来万事不如人:年老后感受到的无奈,人生的无常与失落。
  5. 若无窗月谁相伴:月光陪伴我,反映出孤独的情感。
  6. 听尽鸡声不肯晨:尽管听到鸡鸣声,却不愿起床,象征内心的沉重。
  7. 尚有布衾寒似铁:被子的寒冷,象征生活的贫困与艰辛。
  8. 无衾似铁始言贫:没有被子更显贫困,揭示了生活的困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被子比作铁,形象地表达了寒冷的感觉。
  • 对仗:如“无窗月”与“鸡声晨”,通过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梦境与华胥联系,赋予梦境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寒冷的夜晚,传达了诗人对孤独、贫困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受。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了老年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寒:象征孤独与冷清。
  • 儿啼:代表生活的现实与责任。
  • 华胥:梦境的象征,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鸡声:清晨的象征,暗示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胥”指的是: A. 一种食物
    B. 传说中的神女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

  2. “无衾似铁始言贫”中的“衾”指的是: A. 棉被
    B. 被子
    C. 床单
    D. 枕头

  3.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了孤独感? A. 月光
    B. 鸡鸣
    C. 孩子哭声
    D. 寒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杨万里的《夜寒独觉》更加强调现实生活的艰辛与孤独,而李白则是通过酒与月的陪伴来逃避现实,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