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诗寄明碧竹院》

时间: 2025-01-23 10:38:33

我岂人间客,秋风托尔邻。

一声清唳晓,万里壮游身。

出处自有道,栖迟未厌贫。

黄花谩情思,清对未归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岂人间客,秋风托尔邻。
一声清唳晓,万里壮游身。
出处自有道,栖迟未厌贫。
黄花谩情思,清对未归人。

白话文翻译:

我怎么会是人间的客人呢?秋风把我托付给你这个邻居。一声清脆的鸣叫在清晨响起,万里之外的壮丽游历在我心中。出处自然有其道理,我在这里栖息并不厌倦贫苦生活。黄花只是徒增了我的思念,清晨的对话却是对未归之人的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怎么,难道。
  • 人间客:指世俗的旅人,隐喻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 托尔邻:将自己寄托在邻居之上,表达对友人的依赖。
  • 清唳:清脆的鸣叫声,指鸟叫。
  • 壮游身:壮丽的游历,强调对自由游历的向往。
  • 出处自有道:指人生的归宿自然有其道理。
  • 栖迟未厌贫:栖息和逗留并不厌倦贫困生活。
  • 黄花:指菊花,常与思念、孤独相联。

典故解析:

  • 九日:指重阳节,是传统的登高望远、赏菊的节日。
  • 黄花:菊花在古代常象征高洁和思念,尤其在重阳节时,常用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任士林,元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常有隐逸之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或许身处一个安静的竹院,感受到秋风的凉爽,并在此时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脱俗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浮华的淡然态度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开头“我岂人间客”就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不屑,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认知。接下来的“秋风托尔邻”则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依存与情感的寄托,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一声清唳晓,万里壮游身”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通过鸟鸣的清脆声,激起他心中对广阔天地的向往。随着“出处自有道,栖迟未厌贫”,诗人反思人生的意义,表现出对生活的洒脱与淡泊。最后两句以“黄花谩情思,清对未归人”收尾,将对友人的思念与秋天的孤寂结合,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意象上层次分明,展现出任士林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岂人间客:表达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揭示他内心的宁静。
  2. 秋风托尔邻:借秋风传情,表达人际关系的依存。
  3. 一声清唳晓:鸟鸣声象征自然的清新,激发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4. 万里壮游身:描绘对壮丽景色的渴望,体现游历的理想。
  5. 出处自有道:人生的归宿有其道理,表现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6. 栖迟未厌贫:不厌倦贫穷生活,体现诗人内心的淡泊。
  7. 黄花谩情思:菊花象征思念,表现孤寂的情感。
  8. 清对未归人:与未归之人清谈,传达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人间的客人,强调超然。
  • 拟人:秋风、黄花等自然元素被赋予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形成优美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人际关系的交织,探讨了人生意义、友谊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季节的变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及生命的无常。
  • 清唳:鸟鸣声,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黄花:寓意思念与孤独,体现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我岂人间客”中的“岂”是什么意思?

    • A. 怎么
    • B. 是
    • C. 有
  2.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 A. 高洁
    • B. 思念
    • C. 友谊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世俗的热爱
    • B. 对朋友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淡泊
    • C.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赞美,但更加沉重,体现出历史的沧桑感。
  • 李白的《庐山谣》则更加奔放,展现出对自由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风格与任士林的诗有明显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任士林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