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朝浮江旅思(一作马周诗)》

时间: 2025-01-11 15:35:03

天晴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

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凌朝浮江旅思(一作马周诗) 韦承庆 〔唐代〕

天晴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 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白话文翻译:

天晴时初升的太阳照耀,春水轻轻推送着孤独的小舟。 远处的山峦似乎没有树木,潮水平静得仿佛不流动。 岸边的花朵开而又落,江中的鸟儿沉没又浮起。 旅人远望,心中伤感千里,长歌一曲,排遣四方之愁。

注释:

  • 初日:初升的太阳。
  • 春水:春天的江水。
  • 孤舟:单独的小船。
  • 潮平:潮水平静。
  • 羁望:旅人远望。
  • 长歌:长时间歌唱。
  • 四愁:四方之愁,泛指各种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承庆,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旅人在春天江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旅途中,面对春日江景,触景生情,抒发了旅人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江上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天晴上初日,春水送孤舟”描绘了明媚的春日和孤独的旅人,形成鲜明对比。“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增强了景物的静谧感。“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最后两句“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直抒胸臆,表达了旅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排遣的忧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晴上初日,春水送孤舟”:描绘了晴朗的早晨,初升的太阳和春水轻轻推送着孤独的小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
  •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远山的模糊和潮水的平静,增强了景物的静谧感。
  • “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岸边花朵的短暂生命和江鸟的沉浮,象征了生命的无常。
  •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直抒胸臆,表达了旅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排遣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春水送孤舟”中的“送”字,赋予春水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意。
  • 夸张:如“山远疑无树”中的“疑无树”,夸张了远山的模糊,增强了景物的静谧感。
  • 对仗:如“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中的“开且落”和“没还浮”,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江上的景色,表达了旅人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以及无法排遣的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初日:象征希望和新的开始。
  • 春水:象征生命的流动和变化。
  • 孤舟:象征旅人的孤独和漂泊。
  • 山远:象征远方的未知和神秘。
  • 潮平:象征平静和宁静。
  • 岸花: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江鸟:象征自由和生命的沉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水送孤舟”中的“送”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夸张 C. 对仗 D. 比喻

  2. 诗中“山远疑无树”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远山的清晰 B. 远山的模糊 C. 远山的繁茂 D. 远山的荒凉

  3. 诗中“羁望伤千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平静 C. 思念 D. 愤怒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春日的景色,但更多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色,表达了隐逸之情。

诗词对比:

  • 韦承庆的《凌朝浮江旅思》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日的景色,但韦诗更多表达了旅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而杜诗则更多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韦承庆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