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斑骓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斑骓别後月纤纤,
门外疏桐影画帘。
留下可怜将不去,
西风吹上两眉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斑骓马离去后的情景,月光下马的身影显得细腻柔美。门外稀疏的梧桐树影映照在窗帘上,留下的是令人怜惜的情感,仿佛不愿离去。西风轻轻吹拂,拂过眉毛,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注释:
字词注释:
- 斑骓:斑点的骏马,代表美丽与快速。
- 月纤纤:形容月光细腻柔和。
- 疏桐:稀疏的梧桐树,常用作象征孤独或思念。
- 影画帘:影子映照在窗帘上,形成画面。
- 可怜:令人怜惜,带有感伤的情感。
- 西风:秋风,常象征离别与思念。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西风”常用以象征秋天的来临,带走温暖,寓意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纯,号梅溪,宋代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兼具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离别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斑骓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斑骓》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一匹斑骓马离去后的景象描绘,传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首句“斑骓别後月纤纤”采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月光下马的轮廓,给人一种温柔的视觉感受。接着“门外疏桐影画帘”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孤寂,稀疏的梧桐树影投在窗帘上,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显悲伤的画面。
“留下可怜将不去”传达出诗人对斑骓的深情留念,仿佛这匹骏马不仅是一个角色,更是情感的寄托。最后一句“西风吹上两眉尖”,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走了温暖,也带来了离别的愁绪。两眉尖的描写,传达出一丝忧伤,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柔软与脆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斑骓别後月纤纤:斑骓马离开后,月光显得细腻柔和,暗示离别后环境的变化。
- 门外疏桐影画帘:门外的稀疏梧桐树影映照在窗帘上,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留下可怜将不去:留下的情感令人怜惜,暗示着不愿离去的心情。
- 西风吹上两眉尖:西风轻拂,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离别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斑骓比作美好的事物,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拟人:西风仿佛有情感,轻轻拂过,带来思念之情。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的形式,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思念的主题展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不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斑骓:象征美丽与奔放的青春。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桐影:象征孤寂与过去时光的回忆。
- 西风:象征离别与秋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斑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匹马
C. 一种鸟
D. 一种树 -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离别和思念
C. 夏天的热情
D. 冬天的寒冷 -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兴奋
B. 忧伤
C. 快乐
D.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对比《斑骓》和杜甫的《秋夕》,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思考,但《秋夕》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悲伤,而《斑骓》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