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一斛珠》
时间: 2025-01-26 03:01: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落魄/一斛珠
作者: 沈瀛 〔宋代〕
野庵鼓吹。翻腾似与寻常异。
笙箫筝笛皆非是。今日头场,看取些儿戏。
心中无事无萦系。村歌数首新来制。
参禅渐渐知滋味。细语粗言,俱是第一义。
白话文翻译
在这偏僻的庵堂里,乐器的声音翻腾而起,似乎与平常的声音有些不同。笙、箫、筝、笛都不是这些乐器,今天的第一场演奏,尽管看起来只是些儿戏。心中没有烦恼与牵挂,村里的几首新歌也刚刚创作出来。渐渐地参禅后,逐渐领悟了其中的滋味。细腻的言语与粗犷的语言,都是第一义的体现。
注释
- 野庵:偏僻的庙宇或居所,常用于隐居或修行。
- 鼓吹:指乐器的演奏,尤其是吹奏乐器。
- 心中无事无萦系:心中无忧无虑,没有烦恼的牵挂。
- 村歌:乡村的歌谣,代表着民间文化。
- 参禅:指修禅或打坐,获得灵性上的领悟。
- 第一义:佛教术语,指最根本的真理或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瀛,字子文,号曦园,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生活感悟为题材。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们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文人们开始注重心灵的修行与自然的交融,沈瀛在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对音乐的独到理解。
诗歌鉴赏
沈瀛的《醉落魄/一斛珠》通过对音乐与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禅理的逐步领悟。开篇以“野庵鼓吹”引入,给人以清幽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一个恬静的环境中。诗人通过音乐的不同,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认为音乐不仅仅是耳中之声,更是心灵的共鸣。
“今日头场,看取些儿戏”,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音乐虽是表面的娱乐,但其中却蕴藏着更深的哲理。接下来的“心中无事无萦系”,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表明他在这种宁静中创作出几首新歌。
随着对“参禅”的提及,诗人逐渐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在细腻的言语与粗犷的表达中,发现了“第一义”,即事物的本质与真谛。这种对生活的领悟与对音乐的热爱,反映了沈瀛的诗歌特质——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深厚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野庵鼓吹":在偏僻的庵堂里,乐声响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翻腾似与寻常异":乐声的变化与常态不同,暗示着一种独特的体验。
- "今日头场,看取些儿戏":对初次演奏的轻松态度,强调音乐的随性。
- "心中无事无萦系":内心的宁静,表明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 "村歌数首新来制":展示了诗人对乡村文化的关注与创作的乐趣。
- "参禅渐渐知滋味":修禅的体验,让诗人逐渐理解深层的意义。
- "细语粗言,俱是第一义":强调无论是细腻还是粗犷的表达,都是对真理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与内心的感受进行对比,展现其深层次的意义。
- 对仗:在“细语粗言”中形成对称,强调对立统一的哲理。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音乐与心境的交融,寻找生活的真谛,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野庵:象征着隐逸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 乐器:代表着人与自然、人与内心的沟通。
- 村歌:体现了民间文化的生动与朴实。
- 参禅:象征着精神的追求与心灵的觉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心中无事无萦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虑
- B. 宁静
- C. 兴奋
-
“参禅渐渐知滋味”中的“滋味”指的是什么?
- A. 食物的味道
- B. 生活的感悟
- C. 音乐的美感
-
诗中提到的“村歌”主要代表什么?
- A. 乡村的生活
- B. 城市的繁华
- C. 古代的诗歌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对比: 沈瀛与陶渊明的作品都强调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但沈瀛更侧重于音乐的表达,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自然景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与文化》
-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