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承载》

时间: 2025-04-27 12:23:24

天地有大经,圣贤实先觉。

一身万世则,激厣为忠朴。

周勃真少文,汲黯信无学。

岿然社稷臣,汉脉终有吒。

微臣有扬雄,百拜美新作。

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意思解释

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承载

作者:刘过 〔宋代〕

原文展示

天地有大经,圣贤实先觉。
一身万世则,激厣为忠朴。
周勃真少文,汲黯信无学。
岿然社稷臣,汉脉终有吒。
微臣有扬雄,百拜美新作。
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白话文翻译

天地之间有着伟大的法则,圣贤之人都是真正的觉悟者。
一个人可以影响万世,真正的激励来自于忠诚和质朴。
周勃虽然年少却有文采,汲黯虽无学问却值得信任。
他们坚定地站在国家之上,汉朝的根脉最终不会消亡。
我的微薄之才可以与扬雄相媲美,恭敬地拜读他的美妙新作。
男子汉若没有英雄的标志,又何必去读书以求博学呢?

注释

  • 激厣:激发的情感,热忱。
  • 周勃:汉朝的名将,以忠诚和才华著称。
  • 汲黯:汉朝的士人,以德行闻名。
  • 岿然:形容稳固、坚定。
  • 扬雄:汉代的文学家,以诗才闻名。
  • 英标:英雄的标志,指卓越的才能或业绩。

典故解析

  • 周勃汲黯:二人都是汉代重要人物,周勃因其忠诚和勇敢受到推崇,汲黯则因其德行和策略被尊敬。
  • 社稷:指国家,通常与治理和安定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过,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诗才著称。他的诗风典雅,常常以历史人物和典故为题材,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情谊。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刘过与魏倅、王永叔的交往期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知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当代友人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质朴的推崇。诗中提到的周勃和汲黯,象征着在历史长河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国家的深切责任感。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士人的刘过,深知个人才能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联。

诗中的“激厣为忠朴”反映了诗人对忠诚和质朴的认同,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自己品格的追求。最后一句“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则是对知识的反思,强调了个人的成就与英雄气概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地有大经:强调自然法则的伟大。
    • 圣贤实先觉:圣贤是觉悟者,表明智者的智慧。
    • 一身万世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后世。
    • 激厣为忠朴:真正的激励来自忠诚与质朴的内心。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彰显深厚的文化内涵。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个人价值观的思考,强调忠诚、质朴和英雄气概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忠朴:象征着真诚和善良,是诗人理想的品质。
  • 社稷:象征着国家的安危,与个人的命运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忠诚与质朴的价值观体现在哪些句子中?

    • A. 周勃真少文
    • B. 一身万世则
    • C. 男儿无英标
    • D. 微臣有扬雄
  2. 诗中提到的汲黯代表了什么?

    • A. 有学问的人
    • B. 忠诚的臣子
    • C. 无学问但值得信任的人
    • D. 文采斐然的诗人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传统的追求。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描绘友谊与历史的交织。

诗词对比

  • 比较刘过的《怀古四首》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但杜甫更注重个人的悲苦与现实的困境,而刘过则更侧重于对忠诚和英雄气概的歌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重要的诗歌作品。
  • 《中国古典文学史》,提供了对古代文学的系统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