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时间: 2025-01-10 22:16:36

妾解清歌并巧笑。

郎多才俊兼年少。

何事抛儿行远道。

无音耗。

江头又绿王孙草。

昔日采花呈窈窕。

玉容长笑花枝老。

今日采花添懊恼。

伤怀抱。

玉容不及花枝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妾解清歌并巧笑。
郎多才俊兼年少。
何事抛儿行远道。
无音耗。
江头又绿王孙草。
昔日采花呈窈窕。
玉容长笑花枝老。
今日采花添懊恼。
伤怀抱。
玉容不及花枝好。

白话文翻译:

我能唱清歌、巧笑嫣然,
你才俊多姿又年轻。
为何抛弃我独自远行?
无音信,
江边又长出了王孙草。
过去采花时我曾显得窈窕,
如今容颜依旧,花却已凋零。
今天再去采花,却添了许多懊恼,
心中伤怀,
我的美丽不及花枝的娇艳。

注释:

  • :古代对女性的自称,表示谦卑。
  • 清歌:指清新悦耳的歌曲。
  • :指年轻的男子,常用来指代恋人或丈夫。
  • 王孙草:指一种草,象征离别与思念。
  • 窈窕:形容女子身材纤细、美丽。
  • 玉容:指美丽的容貌。
  • 懊恼:指因某事而感到懊悔或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和诗词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文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渔家傲》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动之际,诗中流露出对爱情与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恋人远行的思念与伤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渔家傲》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女子对爱人的思念。诗的开头描写了女子的才情与美丽,通过“清歌”和“巧笑”展示了她的魅力。而“郎多才俊兼年少”则抒发了她对恋人的赞美和期盼。然而,随即转入对恋人远行的疑惑与不满,表达了她的孤独与失落。

“无音耗”一句,表现出女子对恋人音信全无的焦虑,江边新绿的王孙草则象征着思念与离别的愁绪。接下来提到的“昔日采花”与“今日采花”形成鲜明对比,昔日的快乐与今日的懊恼相映成趣,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易逝。

最后一句“玉容不及花枝好”,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女子的自卑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美的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妾解清歌并巧笑:我能唱清歌,脸上带着巧妙的微笑。
  2. 郎多才俊兼年少:你是多才多艺的年轻男子。
  3. 何事抛儿行远道:为何要抛弃我独自走远的路?
  4. 无音耗:没有任何音信传来。
  5. 江头又绿王孙草:江边又长出了王孙草,象征离别的愁苦。
  6. 昔日采花呈窈窕:往日采花时我显得多么窈窕。
  7. 玉容长笑花枝老:如今我依旧美丽,但花已经凋谢。
  8. 今日采花添懊恼:今天再去采花,却添了更多的懊恼。
  9. 伤怀抱:心中忧伤满怀。
  10. 玉容不及花枝好:我的美丽不如花枝的娇艳。

修辞手法:

  • 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对比,展现时间的流逝与心境的变化。
  • 象征:王孙草象征着思念与离别,花枝象征着美丽与青春。
  • 拟人:花枝被赋予人性,暗示其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与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同时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体现了人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清歌:象征着青春与欢乐,代表着女子的才艺和魅力。
  • 巧笑: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灵动。
  • 王孙草:象征着思念与离别,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 花枝:代表青春、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渔家傲》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欧阳修
    • C. 苏轼
    • D. 杜甫
  2. “江头又绿王孙草”中的“王孙草”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离别与思念
    • C. 美丽
    • D. 快乐
  3. 诗中“今日采花添懊恼”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懊悔与失落
    • C. 独立
    • D. 自信

答案:

  1. B. 欧阳修
  2. B. 离别与思念
  3. B. 懊悔与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踏莎行》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思念,情感细腻,意象优美。
  • 秦观《踏莎行》:同样描写了离别与思念,文风清新,情感真挚。

粗略解读:

两首诗同样围绕爱情与思念展开,李清照更侧重于内心的柔情,秦观则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欧阳修的《渔家傲》则兼具对比与反思,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参考资料:

  • 《欧阳修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