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史君标韵如徐庾》

时间: 2025-02-04 13:35:02

使君标韵如徐庾。

更名节、高千古。

卧治姑溪才小驻。

闲云无定,阳春有脚,又作南昌去。

兴来亭上清歌度。

尽能唱、公诗句。

记取诸生临别语。

从容占对,天颜应喜,千万留王所。

意思解释

青玉案·史君标韵如徐庾

作者: 沈端节 〔宋代〕


原文展示:

使君标韵如徐庾。更名节高千古。卧治姑溪才小驻。闲云无定,阳春有脚,又作南昌去。兴来亭上清歌度。尽能唱公诗句。记取诸生临别语。从容占对,天颜应喜,千万留王所。


白话文翻译:

使君的音韵如同徐庾那样优雅高远,真是一个高雅的名字,流传千古。偶尔在姑溪小住,闲云不定,春天又到了南昌。兴致来了,就在亭子上高歌,尽情唱出公子的诗句。记得当初同窗临别时的话,若能从容面对,天颜应当喜悦,千万要留住王公子的身影。


注释:

  • 徐庾: 指的是东汉文学家徐干和庾信,他们的诗歌被认为是典雅的代表。
  • 姑溪: 可能指某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诗人在此小住。
  • 南昌: 江西省的省会,诗中提及的去处。
  • 公诗: 指的是公子所作的诗,或许是对某位诗人的称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端节,宋代诗人,以词风清新著称,常表达对友人和人生感悟的情怀。他的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诗人与友人分别时,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惜别之情,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以其清新灵动的词风和深刻的情感而受到珍视。开篇即以“使君标韵如徐庾”引入,传达出对友人音韵的赞美,暗示着他在文采上的不凡。接下来,提到“更名节高千古”,显示出对友人高洁品格的仰慕与敬重。词中的“闲云无定,阳春有脚”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自然的无常与生命的流动,而“又作南昌去”则将情感与地理结合,深化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许。最后,词的结尾部分更是流露出一种希望与惆怅的交织,既希望友人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如诗般精彩,又感叹人与人之间的离别。整首词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使君标韵如徐庾”:称赞友人的文采。
  • “更名节高千古”:表达对其品德的崇敬。
  • “卧治姑溪才小驻”:提及在姑溪短暂停留。
  • “闲云无定,阳春有脚”:描绘闲适的生活状态。
  • “又作南昌去”:暗示友人将要前往南昌。
  • “兴来亭上清歌度”:在亭上唱歌,气氛轻松。
  • “尽能唱公诗句”:表达对友人诗作的喜爱。
  • “记取诸生临别语”:提醒记住临别时的嘱托。
  • “从容占对,天颜应喜”:希望友人能从容面对生活。
  • “千万留王所”:期盼友人能够常常相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的音韵比作徐庾,突显其优雅。
  • 对仗:整首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 拟人:如“闲云无定”,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赞美友人的才华与品德,同时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闲云: 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阳春: 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新的开始。
  • : 体现人文情怀,是交流与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友人
    c) 名士

  2. “闲云无定”中的“闲云”象征什么? a) 忧愁
    b) 自由
    c) 不安

  3. 诗中提到的“南昌”是指什么? a) 一种情感
    b) 地名
    c) 诗集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沈端节与李清照的作品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深刻表达,但沈端节更倾向于描绘友情与离别,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对爱情的思索与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沉思与诗:宋词的艺术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