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陪程金溪跃马用其韵)》
时间: 2025-01-11 17:43:09意思解释
永遇乐(陪程金溪跃马用其韵)
作者:赵彦端 〔宋代〕
原文展示
杜曲桑麻,灞桥风雪,归梦无路。
马健凌秋,人间玩日,聊用宽迟暮。
摇摇羽扇,翩翩凫舄,胜处恍疑仙去。
笑相看,风林露草,古来有谁知趣。
黄公垆下,山阴亭畔,岁月著鞭如骛。
出塞功名,入关游说,纸上俱难据。
论诗说剑,尊前风味,天巧却容人觑。
问少陵,酣歌拓戟,为谁献赋。
白话文翻译
在杜甫的曲边,桑树和麻田映衬着灞桥的风雪,归来的梦却没有路可走。
骏马快速穿越秋天,世间的日子如同玩乐,聊以宽慰这迟暮的时光。
摇摇晃晃的羽扇,翩翩起舞的水鸟,胜地令人恍若仙境。
对视一笑,风林中露草,古往今来又有谁能知其乐趣呢?
在黄公垆下,山阴亭畔,岁月如同驾马快奔。
无论是出塞追求功名,还是入关游说,纸上的话语都难以真实。
论诗谈剑,酒桌上的风味,天赋的才华却能被人窥见。
问问少陵(杜甫),他酣歌吟唱,向谁献上诗赋呢?
注释
- 杜曲:指杜甫的诗作,象征着高雅的文化气息。
- 灞桥:灞河的桥,古代文人常在此吟咏。
- 归梦无路:归家的梦想没有路可走,暗示人生的迷茫与无奈。
- 马健凌秋:骏马在秋天中奔跑,表现出活力与自由。
- 天巧:指天赋的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豪放、清新而著称。生平经历较为平淡,然其诗作常蕴含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赵彦端游历时,受到大自然的启发。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永遇乐》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自然美的词作。赵彦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杜曲桑麻”和“灞桥风雪”,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引发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整首词以骏马奔腾的意象贯穿始终,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追求自由的渴望。
在情感上,诗人表现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无奈,尤其是在“归梦无路”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思考。诗中的“笑相看”与“古来有谁知趣”则体现了对友人的珍视与对生活乐趣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生活哲学。
同时,诗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和人物,如黄公与少陵,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文学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词兼具优美的意象与深刻的思想,展示了赵彦端的文学才华与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杜曲桑麻,灞桥风雪,归梦无路。”:开篇描绘了自然环境,表达了归家梦的无奈。
- “马健凌秋,人间玩日,聊用宽迟暮。”:表现了骏马的活力与对晚年生活的宽慰。
- “摇摇羽扇,翩翩凫舄,胜处恍疑仙去。”:以轻松的姿态描绘出美好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仙境。
- “笑相看,风林露草,古来有谁知趣。”: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回味古人对生活的理解。
- “黄公垆下,山阴亭畔,岁月著鞭如骛。”:借地名表现时光飞逝。
- “出塞功名,入关游说,纸上俱难据。”:反思追求名利的艰辛与虚无。
- “论诗说剑,尊前风味,天巧却容人觑。”:强调文人之间的交谈与文化的传承。
- “问少陵,酣歌拓戟,为谁献赋。”:提及杜甫,表现对友人的怀念与对诗歌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黄公垆下,山阴亭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如“岁月著鞭如骛”,将岁月比作飞驰的马,形象生动。
- 拟人:如“归梦无路”,赋予梦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引入,探讨了人生的追求与无奈,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曲:象征着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 灞桥:代表着自然与诗意的结合。
- 骏马:象征着青春、活力与自由。
- 羽扇:表现出闲适与自在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归梦无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归家的快乐
- B. 归家的无奈
- C. 归家的期待
- D. 归家的迷茫
-
“马健凌秋”中的“马”象征着什么?
- A. 年轻
- B. 自由
- C. 努力
- D. 名利
-
“问少陵,酣歌拓戟”的“少陵”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探讨人生哲理。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现对理想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对比
- 赵彦端的《永遇乐》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都是表达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前者更显柔和细腻,后者则豪放激昂,体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