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密州上元》

时间: 2025-01-10 19:20:45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密州上元
作者:苏轼 〔宋代〕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
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白话文翻译

在钱塘的元宵夜,灯火辉煌,明月如霜,照得人似画般美丽。帐下吹奏着笙音,香气如麝,马儿经过,尘埃不见一丝。山城寂寞,人们已老去!鼓声和箫声响起,却又回到农桑社。夜里火光冷寂,灯光稀少,霜露之下,朦胧中似有雪意,云在野外低垂。


注释

字词注释

  • 钱塘:指钱塘江,位于浙江省。
  • 明月如霜:形容月光明亮如霜,意境清冷。
  • 帐底:帐篷下面。
  • 香吐麝:比喻香气从笙乐中散发出来,麝香是古代名贵香料。
  • 尘随马:尘土随马蹄而起,这里形容环境的清幽,没有尘埃。
  • 农桑社:是农村集会的地方,表示人们的日常生活。

典故解析

  •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欢乐。
  • 山城寂寞:可能指诗人对乡村和城市的对比,反映出城市的热闹与乡村的寂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洒脱、豪放,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至密州期间,正值元宵节,诗人通过描写节日的热闹与自身的孤独,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蝶恋花·密州上元》是一首描绘元宵节夜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繁华节日的感受与内心的孤独。前半部分以精致的意象描绘出灯火辉煌的场景,明月如霜的夜空,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美好的氛围。诗人通过“灯火钱塘三五夜”的开篇,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生动活泼的节日世界,仿佛能听到笙声悠扬,嗅到香气扑鼻。这里的“更无一点尘随马”更是强调了这一切的纯净与美好。

然而,随着后半部分的转折,诗人将视角转向内心的寂寞与无奈,山城的孤独感和对人事的感叹,构成了鲜明的对比。鼓声和箫声传入耳中,却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回归,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切思考。最后的“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以自然景象收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冷清的意境,仿佛在暗示着生活的沉重和对过往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灯火钱塘三五夜:描绘元宵节的夜晚,灯光璀璨,气氛热烈。
  •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人们,仿佛人们都如同画中人般美丽。
  • 帐底吹笙香吐麝:帐篷底下的乐声与香气交织,营造了节日的氛围。
  • 更无一点尘随马:环境的清幽,表达人们的愉悦与宁静。
  • 寂寞山城人老也:转折,表现对孤独的思考,山城中人们在岁月流逝中愈发孤独。
  •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生活的现实与节日的热闹形成对比,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 火冷灯稀霜露下:夜色渐深,火光与灯光渐渐冷却,暗示着孤独感。
  • 昏昏雪意云垂野:自然景象的描绘,带来一种朦胧的意境,展现诗人的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月如霜”,通过比喻传达月光的清冷。
  • 对仗:如“灯火……夜”和“明月……画”,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热闹场景的描绘与个人孤独感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情的感慨。诗人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愉与生命的无常,表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火:象征热闹与欢庆。
  • 明月:象征清冷与思念。
  • :代表音乐、欢乐与生活的美好。
  • 霜露:象征寒冷及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灯火钱塘三五夜”中的“钱塘”是指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浙江
    C. 福建
    D. 安徽

  2. 诗中提到的“山城”主要体现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欢乐
    D. 兴奋

  3. 诗句“明月如霜”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另一首著名词作,表达对月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 《青玉案·东风恶》:李清照的词,描绘了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写月光下的思念,但更加直接和浓烈。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在夜景中表现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主题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全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

此参考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苏轼的诗词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