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时间: 2025-01-10 22:11:27意思解释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作者: 杜甫 〔唐代〕
原文展示: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
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官是先锋得,材缘挑战须。
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
马头金狎帢,驼背锦模糊。
咫尺云山路,归飞青海隅。
上公犹宠锡,突将且前驱。
汉使黄河远,凉州白麦枯。
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
白话文翻译:
蔡子勇的性情勇猛,常常拉弓向西射向胡人。
健壮的年轻人宁愿战死,也不愿甘心做个读书人。
官职如同先锋一般获得,才能则需要不断挑战。
身轻如鸟飞过,枪声急促万人呼喊。
云层随开府而散,春城奔赴上都。
马头上金色的马鞍,驼背上锦绣的模糊。
咫尺之间是云山之路,归飞却在青海的角落。
上公仍然赐予宠爱,必须突击前行。
汉使已在黄河之外,凉州的白麦也已枯萎。
因你问起消息,安好在阮元瑜那里。
注释:
- 蔡子: 指蔡希曾,杜甫的好友,曾任都尉。
- 弯弓西射胡: 指征战西北,对抗胡人。
- 健儿、壮士: 指年轻的勇士,强调勇猛。
- 先锋: 前锋,指在战斗中的先行者。
- 枪急万人呼: 意指战斗中紧迫的气氛。
- 云幕: 形容春天的云层。
- 咫尺云山路: 指距离非常近的山路。
- 阮元瑜: 可能是阮籍的遗族,代表良好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以其深厚的诗歌造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杜甫的《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通过对蔡希曾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理解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篇以“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引入,表现出蔡希曾的勇猛与战斗精神,体现了那个时代对英雄豪杰的崇尚。接着,诗中反复提及“健儿”、“壮士”,强调年轻人宁死不屈,渴望在战场上展现英勇。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未来的希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归途的畅快,表现出一种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在风格上兼具豪放与沉郁,抒发了对动荡时代的忧虑与对友谊的珍视,借助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杜甫深邃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对“云山路”的描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故土的思念,同时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存了那段激荡人心的岁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蔡子勇成癖: 描绘蔡希曾的勇猛性格。
- 弯弓西射胡: 强调其战斗的使命感。
- 健儿宁斗死: 表现年轻人的勇气与豪情。
- 壮士耻为儒: 反映出当时对士人身份的蔑视。
- 官是先锋得: 表示官职在战斗中的重要性。
- 枪急万人呼: 战斗时的紧张气氛。
- 云幕随开府: 自然景象的变化与官职的联系。
- 咫尺云山路: 归途近在咫尺,却充满挑战。
- 上公犹宠锡: 对友人的关心与期望。
- 因君问消息: 结尾以问候的方式结束。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身轻一鸟过”,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轻松的状态。
- 夸张: “枪急万人呼”,表现战斗的激烈。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勇敢的战士形象,表现出对国家和战斗的关注,同时也传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 勇士: 象征着对抗外敌的力量与勇气。
- 云: 代表着希望与变化的可能。
- 枪声: 体现战争的紧迫感。
- 青海: 代表着归属与故土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甫的这首诗主要是写给谁的?
- A. 自己
- B. 蔡希曾
- C. 李白
- D. 朋友
-
诗中提到的“健儿宁斗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厌倦
- B. 对战斗的渴望
- C. 对读书的向往
- D. 对和平的追求
-
诗中“云幕随开府”所表达的意象是?
- A. 战争的结束
- B. 政治的变迁
- C. 自然的变化
-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另一首表达对国家和故土忧虑的诗。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表现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李白: 两位诗人在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情感时,前者更为沉郁,后者则多了些豪放。杜甫的《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与李白的《将进酒》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各类相关文学评论文章与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