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时间: 2025-01-10 22:16:25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多雨的日子里,荆楚大地上秋风萧瑟。
高风吹落了树叶,漫漫长夜我披着貂皮大衣。
常常在镜子前回顾自己的功业,独自倚靠在楼台上思索。
在这危急时刻,我想为国家报效,但衰老的身体让我无法休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上:指在江边。
  • 荆楚:古地名,今湖北、湖南一带。
  • 萧萧:形容风声或秋天的凄凉。
  • 高风:指秋天的高风。
  • 永夜:漫长的夜晚。
  • 貂裘:貂皮大衣,象征温暖和富贵。
  • 勋业:功业,指过去的成就。
  • 行藏:指个人的行为和隐蔽。
  • 报主:报效国家或君主。
  • 衰谢:衰老和谢绝,形容年老体衰。

典故解析:

  • 荆楚:是古代楚国的地名,常用来代表南方的文化。
  • 貂裘:在古代,貂皮是贵族的象征,表明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风格朴实而深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凋敝。诗人身处乱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他强烈的家国情怀。

诗歌鉴赏:

《江上》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感的诗,展现了杜甫在动荡时代的内心挣扎与思索。诗中通过描绘江边的雨天、秋风和萧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象征着国家的困境与个人的无奈。开头两句“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凄凉,也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忧伤。

接下来的“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秋风吹落树叶,漫长的夜晚让人倍感孤寂。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披上貂裘,既是对自身身份的反思,也是对生活状态的无奈接受。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功业的回顾与自省,体现了他对未来的茫然与无力感。最后两句“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则揭示了杜甫强烈的报国情怀,尽管年老体衰,却依然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深刻揭示了诗人在乱世中的苦闷与对国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日多雨:描绘了一幅多雨的江边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2. 萧萧荆楚秋:与前句相呼应,强调秋天的萧瑟与无情。
  3. 高风下木叶:高风吹落木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4. 永夜揽貂裘:漫长的夜晚里,诗人裹着貂皮大衣,感到寒冷与孤独。
  5. 勋业频看镜:频繁地回顾自己的功业,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反思。
  6. 行藏独倚楼:独自倚在楼上,思考自己的行为与隐匿。
  7. 时危思报主:在动荡的时代,诗人心中思念报效国家的决心。
  8. 衰谢不能休:尽管年老体衰,但内心的报国情怀依然强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形成和谐的节奏。
  • 比喻:将国家的动荡比作秋天的萧瑟,增强了诗意。
  • 意象:通过“江水”“秋风”“貂裘”等意象,营造出忧伤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杜甫的个人感受为切入点,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人生。
  • 秋风:代表着凋零与无情,暗示国家的困境。
  • 貂裘:象征着奢华与温暖,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 镜子:象征自我反思与对过去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荆楚”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2. 杜甫在诗中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愤怒
    D. 平静

  3. “永夜揽貂裘”中的“貂裘”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温暖
    C. 孤独
    D. 以上都对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是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 《月夜忆舍弟》:表现了思念和忧虑的情感。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杜甫更注重现实与社会责任,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放纵。
  • 例如,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体现了对生活的享受,与杜甫的忧国忧民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欣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