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朱都大和荆州作,次韵谢之)》
时间: 2025-02-04 15:38: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潇洒五湖仙。踏遍尘寰。吟哦长忆两松闲。邂逅天涯还一笑,璧合珠连。风采照衰残。妙语冷然。妓围香暖簇金蝉。端为故人情未减,醉玉颓山。
白话文翻译:
自由自在如五湖仙人般潇洒,走遍人间尘世。长久以来吟咏时总想起那两棵悠闲的松树。在天涯偶然相遇,相视一笑,如同璧玉与珍珠相连般和谐。风采照亮了我的衰老残年。妙语如冰般清冷。妓女们围坐,香气温暖,金蝉装饰簇拥。这一切都是因为故人的情谊未曾减少,醉意中如玉山倾颓。
注释:
字词注释:
- 潇洒:自由自在,不拘束。
- 五湖仙:指逍遥自在的仙人,常用来比喻隐士或高人。
- 尘寰:尘世,人间。
- 吟哦:吟咏,吟诵。
- 两松闲:指两棵悠闲自在的松树,比喻隐逸的生活。
- 璧合珠连: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相聚在一起。
- 风采:风度,气度。
- 衰残:衰老,残年。
- 妙语冷然:指言辞巧妙而冷静。
- 妓围香暖:指妓女们围坐,香气温暖。
- 金蝉:金色的蝉形装饰,这里指华丽的装饰。
- 醉玉颓山:形容醉后如玉山倾颓,比喻醉态。
典故解析:
- 五湖仙:源自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常用来比喻隐逸高人。
- 璧合珠连: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相聚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崈,字宗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丘崈回应朱都大的和诗,朱都大原作已佚。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潇洒自在的五湖仙人自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吟哦长忆两松闲”一句,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渴望。而“邂逅天涯还一笑,璧合珠连”则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天涯相遇的喜悦,以及彼此间深厚的情谊。最后两句“端为故人情未减,醉玉颓山”则强调了友情的不变,即使在醉意朦胧中,也能感受到故人的情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潇洒五湖仙。踏遍尘寰。”:以五湖仙人自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吟哦长忆两松闲。”: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渴望。
- “邂逅天涯还一笑,璧合珠连。”: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天涯相遇的喜悦,以及彼此间深厚的情谊。
- “风采照衰残。妙语冷然。”:形容友人的风采照亮了作者的衰老残年,妙语如冰般清冷。
- “妓围香暖簇金蝉。”:描绘了妓女们围坐的场景,香气温暖,金蝉装饰簇拥。
- “端为故人情未减,醉玉颓山。”:强调了友情的不变,即使在醉意朦胧中,也能感受到故人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潇洒五湖仙”将作者比作五湖仙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拟人:“吟哦长忆两松闲”将松树拟人化,展现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渴望。
- 对仗:“璧合珠连”对仗工整,表达了美好的相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对友情的强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湖仙:自由自在的仙人,比喻隐士或高人。
- 两松闲:悠闲自在的松树,比喻隐逸的生活。
- 璧合珠连:美好的事物或人相聚在一起。
- 醉玉颓山:醉后如玉山倾颓,比喻醉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潇洒五湖仙”中的“五湖仙”比喻什么? A. 隐士 B. 仙人 C. 高人 D. 隐逸的生活
- “吟哦长忆两松闲”中的“两松闲”比喻什么? A. 悠闲的生活 B. 隐逸的生活 C. 自由的生活 D. 隐士的生活
- “璧合珠连”出自哪个典故? A.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B. 《史记》 C. 《汉书》 D. 《后汉书》
- “醉玉颓山”比喻什么? A. 醉态 B. 自由自在 C. 隐逸生活 D. 友情
答案:
-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与丘崈《浪淘沙》: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历史和哲理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与丘崈《浪淘沙》: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禅意和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丘崈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与丘崈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与丘崈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