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六·玉女捣衣石
——范仲淹
但见岩前砧,谁闻月下杵。
金文与铁色,璨璨知千古。
试问捣衣仙,何如补天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名为“玉女捣衣石”的景象。诗中只看到岩石前的砧板,听不见月下的捣衣声。那些古老的金文和铁色的石头,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千古的历史。我不禁想问捣衣的仙女,她和补天的女娲相比又是如何呢?
注释:
- 砧:砧板,用于捣衣物。
- 杵:捣衣的工具,通常用来捣制衣物。
- 金文与铁色:指古代铭文与石头的色泽,象征历史的悠久。
- 捣衣仙:传说中的捣衣女神,象征美丽与才艺。
- 补天女:指女娲,古代神话中的女神,以补天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晚号涧溪,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而闻名,主张政治改革和社会公正。其诗词风格清新,意深情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仲淹在游览嵩山时所作,嵩山是道教名山,风景秀丽。诗中提到的“玉女捣衣石”是一个著名的景点,传说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范仲淹在游览之余,感慨历史与神话,表达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玉女捣衣石》是一首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感的诗作。全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画面。前两句“但见岩前砧,谁闻月下杵”,通过对比的手法,呈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岩前的砧板安静地伫立,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月下的杵声却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难以听见,突显出历史的深邃与遥远。
接下来的“金文与铁色,璨璨知千古”,则将注意力转向了历史的痕迹,金文和铁色象征着古代的文化和智慧。这里的“璨璨”不仅形容了物质的光辉,也暗示了文化的光芒,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思索。
最后一句“试问捣衣仙,何如补天女”,通过对比捣衣仙和补天女,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思考。捣衣仙代表着美丽和才艺,而补天女则象征着创造与修复。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引发读者对女性角色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文化与历史的理解,传达出一种对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总的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范仲淹在诗歌创作中追求哲理与美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但见岩前砧:诗人只看见岩石前的砧板,暗示宁静的环境。
- 谁闻月下杵:月下的捣衣声无人可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消逝。
- 金文与铁色:古老的铭文与石头的色泽,象征着悠久的历史。
- 璨璨知千古:光芒四射,仿佛在诉说千年的故事。
- 试问捣衣仙:提出问题,想要与捣衣仙交谈。
- 何如补天女:询问捣衣仙和补天女相比的地位与意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捣衣仙与补天女的对比,深化主题。
- 拟人:将古代的文化和石头拟人化,赋予它们诉说历史的能力。
- 象征:金文和铁色象征着文化的传承,捣衣仙和补天女象征女性的不同角色。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女性角色的多样性,以及对过去的反思。它通过静谧的自然景观,引发对人类文化的思考,既有对历史的敬仰,又有对未来的展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砧:象征着劳动和日常生活。
- 杵:代表着传统技艺与女性的柔美。
- 金文:象征古代智慧与文化。
- 铁色:代表坚韧与持久的历史记忆。
- 捣衣仙:美丽与才艺的化身。
- 补天女:创造与修复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捣衣仙”代表什么? A. 劳动的女性
B. 美丽与才艺的化身
C. 历史的传承
D. 自然的象征 -
“金文与铁色,璨璨知千古”中“璨璨”指的是什么? A. 天空的星星
B. 文化的光辉
C. 水的波光
D. 生命的色彩 -
诗人通过对比捣衣仙和补天女,想表达什么? A. 女性的角色丰富多样
B. 劳动的重要性
C.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D. 历史的悠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范仲淹《玉女捣衣石》与李白《月下独酌》:
- 相同点:两首诗都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不同点:范仲淹更强调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情感的宣泄。
参考资料:
- 《范仲淹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