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无咎文潜》

时间: 2025-04-27 13:17:04

诗人要瘦君则肥,便然伟观诗不宜。

诗亦於人不相累,黄金九鐶腰十围。

一饥缘我不缘渠,身作贾孟行诗图。

穷人乃工君未可,早据要路肩安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嘲无咎文潜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诗人要瘦君则肥,便然伟观诗不宜。
诗亦於人不相累,黄金九鐶腰十围。
一饥缘我不缘渠,身作贾孟行诗图。
穷人乃工君未可,早据要路肩安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一种独特见解。诗人认为,想让别人变得消瘦,自己却过于肥胖,是不合适的。诗歌和人是相互影响的,诗歌也不应该让人感到负担。即使黄金堆积九圈、腰围十围,也无法填补内心的饥饿;我写诗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穷人也许无法理解富人的处境,因此我应当早早选择通往成功的道路,才能稳稳地安坐于自己的位置上。

注释:

  • 瘦君:指的是他人,可能暗指诗歌中的对象。
  • 伟观:指宏伟的景象或理想。
  • 黄金九鐶:形容财富的积累,暗指过度的物质追求。
  • 贾孟:指贾谊和孟尝君,古代著名的文学和政治人物。
  • 肩安舆:指安稳地坐在车上,寓意着安定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而有个性,常常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士人纷争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诗歌与人生的关系进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嘲无咎文潜》通过讽刺的手法揭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诗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与他人的体态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歌强调了创作者应当有独立的思想,不应被外界的物质追求所束缚。诗人在描绘财富与饥饿之间的对立时,体现了他对内心充实的渴望,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表达,而非迎合他人的期待。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意象鲜明,诗人以独特的视角看待社会与人性,表现出对贫富差距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穷人乃工君未可”的句子中,突显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内心的追求。这样的情感与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个人表达的作品,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诗人要瘦君则肥:表达了诗人与他人的对比,暗示某种矛盾。
  2. 便然伟观诗不宜:指出宏伟的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3. 诗亦於人不相累:强调诗歌的独立性,诗不应成为负担。
  4. 黄金九鐶腰十围:财富的堆积与内心的贫乏形成对比。
  5. 一饥缘我不缘渠:我内心的饥饿与他人的需求无关。
  6. 身作贾孟行诗图:我追求的理想与古代贤人的追求相似。
  7. 穷人乃工君未可:穷人无法理解富人的生活。
  8. 早据要路肩安舆:要早早选择成功的道路,才能安稳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与他人的体态、贫富差异,突显内心的矛盾。
  • 隐喻:通过财富与饥饿的意象传达内心的渴望。
  • 排比: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与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个人理想的坚定追求及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强调诗歌的独立性与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瘦君:象征外界的期待和压力。
  • 黄金:财富的象征,代表对物质的追求。
  • 饥饿:象征内心的渴望与不满足。
  • 贾孟:象征理想的追求与古代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金九鐶”指的是什么?

    • A. 财富
    • B. 诗歌
    • C. 理想
    • D. 时间
  2. 诗人认为诗歌应当是:

    • A. 负担
    • B. 独立的
    • C. 奉承的
    • D. 复杂的
  3. “穷人乃工君未可”中,穷人指的是:

    • A. 有钱人
    • B. 普通人
    • C. 文人
    • D. 诗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师道与李白的作品,两位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方式上各有特色,李白的豪放与陈师道的内敛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诗人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典诗词研究》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宋代诗词的特征和陈师道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