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进父监庙四首》

时间: 2025-01-11 21:48:47

岁晚戒行路,问君何远征。

风霜虽自苦,坟墓不胜情。

南徙计岂得,北归边未平。

非惟慕严父,抑亦念难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刘进父监庙四首 赵蕃 〔宋代〕

岁晚戒行路,问君何远征。 风霜虽自苦,坟墓不胜情。 南徙计岂得,北归边未平。 非惟慕严父,抑亦念难兄。

白话文翻译:

岁末提醒你行路的艰辛,问你为何要远行。 尽管风霜自是辛苦,但远离坟墓的情感难以承受。 南迁的计划怎能实现,北归的边疆尚未平定。 不仅是因为敬仰严父,也是因为思念难以相聚的兄长。

注释:

  • 岁晚:指年末。
  • 戒:提醒。
  • 行路:指旅途。
  • 远征:远行。
  • 风霜:比喻旅途的艰辛。
  • 坟墓:指家乡的亲人墓地。
  • 南徙:指南迁。
  • 北归:指北返。
  • 边未平:指边疆战事未平。
  • 严父:尊敬的父亲。
  • 难兄:难以相聚的兄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是赵蕃赠给刘进父的,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边疆战事频发,许多人因战乱而被迫迁徙。赵蕃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友人刘进父远行的担忧,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岁末为背景,通过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中“风霜虽自苦,坟墓不胜情”一句,既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又抒发了对家乡的深切情感。后两句“南徙计岂得,北归边未平”,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晚戒行路,问君何远征。”:岁末提醒你行路的艰辛,问你为何要远行。
  • “风霜虽自苦,坟墓不胜情。”:尽管风霜自是辛苦,但远离坟墓的情感难以承受。
  • “南徙计岂得,北归边未平。”:南迁的计划怎能实现,北归的边疆尚未平定。
  • “非惟慕严父,抑亦念难兄。”:不仅是因为敬仰严父,也是因为思念难以相聚的兄长。

修辞手法:

  • 比喻:“风霜”比喻旅途的艰辛。
  • 对仗:“南徙计岂得,北归边未平”中的“南徙”与“北归”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远离家乡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霜:比喻旅途的艰辛。
  • 坟墓:象征家乡和亲人。
  • 南徙:指南迁,象征动荡的社会环境。
  • 北归:指北返,象征对家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霜虽自苦”中的“风霜”比喻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天气的变化 C. 战争的残酷 D. 生活的困难

  2. 诗中“坟墓不胜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关切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旅途的担忧 D. 对战争的恐惧

  3. 诗中“南徙计岂得,北归边未平”反映了什么社会背景? A. 社会安定 B. 社会动荡 C. 经济发展 D. 文化繁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赵蕃《赠刘进父监庙四首》:两者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乱的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史》: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