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甲辰游桂林八首。一九六四年 其三》

时间: 2025-01-11 14:30:36

桂林好,万绿裹湖亭。

杉树楼台诗里梦,芙蓉池馆画中行。

何处棹歌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林好,万绿裹湖亭。
杉树楼台诗里梦,
芙蓉池馆画中行。
何处棹歌声。

白话文翻译

桂林真好,湖边的亭子被万绿环绕。
杉树和楼台是诗中的梦,
芙蓉池和馆子是画中的游览。
不知哪里传来划船的歌声。

注释

  • 桂林:指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色而著名。
  • 万绿:形容绿色植物繁茂,环境优美。
  • :包裹、围绕。
  • 湖亭:湖边的亭子。
  • 杉树:一种常绿树,常用作园林景观。
  • 楼台:指高楼和平台,常与诗意相关联。
  • 诗里梦:指诗中描绘的美好意境如梦似幻。
  • 芙蓉池:指盛开着芙蓉花的池塘,常用来象征美丽。
  • 画中行:形容游览如同在画中一样美好。
  • 棹歌声:指划船时唱的歌声。

典故解析

  • 桂林山水:桂林因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闻名,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描绘桂林的美景。
  • 诗意与画境:古代诗人常常将自然景观与诗歌艺术结合,形成诗画相融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咏雩,近现代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1964年,正值中国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桂林美景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桂林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心中对这一美丽地方的热爱。首句“桂林好,万绿裹湖亭”便以生动的视觉画面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随后的“杉树楼台诗里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美感,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刻互动,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诗中的“芙蓉池馆画中行”则通过视觉艺术的比喻,突显了桂林的美丽与诗意。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串联起桂林的山水与人文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何处棹歌声”则引人遐想,仿佛能够听到船夫悠扬的歌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桂林好,万绿裹湖亭:直接表达桂林的美丽,绿色植物环绕的湖亭,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2. 杉树楼台诗里梦:杉树和楼台与诗的意境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3. 芙蓉池馆画中行:芙蓉花和池馆的描绘,成为画中的游览,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动。
  4. 何处棹歌声:引发读者对划船歌声的思考,增加了作品的韵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诗中的梦,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使用对仗的句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桂林的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林:象征自然美。
  • 万绿:生机与繁荣。
  • 杉树:坚韧与生命力。
  • 芙蓉:美丽与柔情。
  • 棹歌:人文情怀与生活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桂林以什么样的自然景观著称?

    • A. 沙漠
    • B. 山水
    • C. 丘陵
    • D. 森林
  2. “芙蓉池馆画中行”中的“画”指的是什么?

    • A. 诗歌
    • B. 画作
    • C. 自然景色
    • D. 建筑
  3. 诗中提到的“棹歌声”代表了什么?

    • A. 船的声音
    • B. 划船时的歌声
    • C. 风的声音
    • D. 水的声音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较,两者都通过自然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王维更加注重静谧的氛围,而黄咏雩则展现了桂林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与美学》
  • 《黄咏雩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