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球乐·酒罢歌馀兴未阑》

时间: 2025-01-11 14:23:56

酒罢歌馀兴未阑,小桥秋水共盘桓。

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抛球乐·酒罢歌馀兴未阑
作者: 冯延巳 〔唐代〕

酒罢歌馀兴未阑,小桥秋水共盘桓。
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白话文翻译:

酒饮罢了,歌声余兴尚未止息,小桥与秋水交相辉映,时光在这里流连。波光摇曳中,梅花的花瓣在心头映照着洁白,微风袭来,罗衣轻薄,感到一丝寒意。且不要急着回去,今晚的欢歌笑语还要尽情享受。


注释:

字词注释:

  • 酒罢:喝完酒。
  • 歌馀:歌声的余兴。
  • 未阑:未结束。
  • 盘桓:徘徊、停留。
  • 波摇梅蕊:波光摇曳,梅花的花瓣随之晃动。
  • 当心白:在心中呈现出白色的梅花。
  • 罗衣:轻薄的衣服。
  • 贴体寒:贴在身上感到寒冷。

典故解析:

  • 梅蕊: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坚韧与高洁,尤其在寒冷的季节绽放,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 笙歌:笙是一种传统乐器,常用于宴乐和欢庆场合,象征欢乐与庆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生卒年不详),字子振,号梅溪,唐代词人,主要以词著称,风格婉约清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他在词中常运用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抛球乐》创作于冯延巳的诗歌创作高峰期,反映了唐代士人宴乐、聚会的生活场景,歌颂了欢聚时的欢乐氛围,同时也隐含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抛球乐》通过细腻的描绘,捕捉了一个宁静而欢快的秋夜场景。开篇即以“酒罢歌馀兴未阑”揭示出宴会即将结束、欢乐时光却尚未散去的情境,给人以一种惆怅又不舍的感受。小桥、秋水的意象,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流动的水波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波摇梅蕊当心白”,将梅花的洁白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思念与柔情。接着“风入罗衣贴体寒”,自然界的寒意与内心的温暖形成对比,既有对外界季节变换的感知,也有对亲密时刻的珍惜。

最后一句“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不仅是对当下欢乐时光的珍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人劝说自己和他人要尽情享受眼前的快乐,不必过早思虑未来,体现了一种及时行乐的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酒罢歌馀兴未阑:酒已经喝完,歌声的余兴还未结束,暗示欢庆气氛仍在继续。
  2. 小桥秋水共盘桓:小桥与秋水相映成趣,时光在此处停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3. 波摇梅蕊当心白:水波摇曳,梅花的花瓣在心中映现,表现一种柔情与思念。
  4. 风入罗衣贴体寒:微风轻拂,衣物贴身感到寒意,象征着外界的变化与内心的温暖对比。
  5. 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不要急于回去,今晚应尽情享受音乐与欢乐,传达出及时行乐的思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酒罢歌馀”和“波摇梅蕊”相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与拟人:通过波光和梅花的描写,使自然景物有了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欢聚时光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提倡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展现出唐代士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交融,连接着不同的空间。
  • 秋水: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梅蕊: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传达出一种生存的力量。
  • 笙歌:代表欢乐与庆典,体现出宴乐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酒罢”意味着什么?
    A. 酒还没喝完
    B. 酒已经喝完
    C. 酒未被准备
    D. 酒是主要内容

  2. 填空题:诗人劝说他人“且莫思__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判断题: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春天的夜晚。 (对/错)


答案:

  1. B(酒已经喝完)
  2. (表达了珍惜当下的情感)
  3. (描写的是秋天的夜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冯延巳的《抛球乐》则更多表现了欢聚的氛围与即兴的乐趣,二者在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