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洛中四老会同甲,太岁俱生丙午年。我亦联翩七十八,惜无一客伴华颠。
白话文翻译:
在洛阳,四位老者相聚,大家的生辰都是甲子年,而我们同样都是在丙午年出生的。我如今已七十八岁,遗憾的是没有朋友来陪我共度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 洛中:指洛阳,古代名城。
- 四老:指四位年长的友人。
- 甲:天干之一,用来表示年份。
- 太岁:指岁神或干支纪年。
- 丙午:指丙午年(如1966年),属于五行之一。
- 联翩:形容思绪纷飞。
- 华颠:指美好的时光,常用于诗词中形容景致或心境。
典故解析:
-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人墨客常在此聚会吟唱。
- 四老:古代诗人常以“老”来指代年长的朋友,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 丙午年:在古代文化中,出生年份常与命运、性格等相关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姜特立,字云鹤,宋代诗人,以诗歌见长,风格多变,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惜。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姜特立晚年,四位老友相聚,感慨生命的短暂与友谊的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友谊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洛中四老”,不仅是对友人的称谓,更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四位老者相聚于此,意味着他们在生命的旅途中相互扶持,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雨。诗人将自己与四位友人的生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共同经历的珍惜和对生命历程的思考。
“我亦联翩七十八”,在此,诗人以“七十八”来表明自己的年岁,隐含了对时间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岁月如歌,转瞬即逝,诗人不仅在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也在回忆过去的点滴,这种情感在“惜无一客伴华颠”中得到了升华。诗人渴望与朋友们一同分享这美好的时光,却因孤独而感到遗憾,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映射了人们对友谊、岁月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洛中四老会同甲”:在洛阳,四位老者相聚,都是甲子的年纪,暗示他们的友谊深厚。
- “太岁俱生丙午年”:大家的出生年份相同,表明命运的相似。
- “我亦联翩七十八”:我已经七十八岁,感慨自己在时间的流逝中依然思绪纷飞。
- “惜无一客伴华颠”:遗憾的是没有朋友在身边,无法共同享受这美好时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会同甲”和“俱生丙午”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时间比作飞逝的流星,表现了对时光的感叹。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岁月变迁中对情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洛中:象征着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人际关系的交融。
- 四老:代表着友谊的深厚与岁月的见证。
- 七十八:象征着人生的成熟与沉淀的智慧。
- 华颠:美好时光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四老”指的是?
- A. 四位年轻人
- B. 四位年长的友人
- C. 四位诗人
- D. 四位皇帝
-
诗人对自己年岁的描述是?
- A. 六十
- B. 七十
- C. 七十八
- D. 八十
-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遗憾?
- A. 对金钱的追求
- B. 对友谊的缺失
- C. 对名利的渴望
- D. 对时间的充裕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主题与姜特立的诗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