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月十九日孟享从驾 其一 洪咨夔 〔宋代〕 黄伞中间一点红,绣云卤簿海棠风。 钧容声出云霄外,马上谁怜有老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黄色的伞盖中央点缀着一点红色,绣有云纹的仪仗队如同海棠花般的风姿。钧容的声音传到了云霄之外,骑在马上的人中,谁会怜悯那些年老耳聋的人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伞:古代帝王或高官出行时所用的黄色伞盖,象征尊贵。
- 中间一点红:指伞盖中央的红色装饰,增添色彩。
- 绣云卤簿:指仪仗队中绣有云纹的旗帜或器物。
- 海棠风:形容仪仗队风姿优雅,如同海棠花一般。
- 钧容: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声音宏亮。
- 云霄外:形容声音传得很远,直达高空。
- 老聋:年老耳聋的人。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通过描绘皇家仪仗和音乐,反映了宋代宫廷的盛况和礼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描绘了皇帝孟享时的盛况,展现了宫廷的庄严和音乐的宏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洪咨夔随驾参加孟享仪式时,通过描绘仪仗和音乐,表达了对皇家盛况的赞美和对年老耳聋者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宋代宫廷的盛大场面。黄伞和红点的对比,绣云卤簿的海棠风,以及钧容声传至云霄外的描写,都展现了皇家仪仗的华丽和音乐的宏伟。最后一句“马上谁怜有老聋”则透露出对年老耳聋者的同情,增添了诗歌的人文关怀。整首诗既赞美了皇家的庄严,又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伞中间一点红:描绘了仪仗队中黄伞的中央点缀着红色,色彩鲜明。
- 绣云卤簿海棠风:形容仪仗队中的旗帜或器物绣有云纹,风姿优雅如海棠花。
- 钧容声出云霄外:钧容的音乐声传得很远,直达高空,形容声音的宏大。
- 马上谁怜有老聋:骑在马上的人中,谁会怜悯那些年老耳聋的人,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修辞手法:
- 色彩对比:黄伞和红点的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绣云卤簿被赋予了海棠风的风姿,使其更加生动。
- 夸张:钧容声出云霄外,夸张了声音的传播范围。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皇家仪仗和音乐的宏大场面,赞美了皇家的庄严,同时通过对年老耳聋者的同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伞:象征尊贵和权威。
- 红点:增添色彩,吸引注意。
- 绣云卤簿:优雅的仪仗装饰。
- 海棠风:形容仪仗队的风姿。
- 钧容声:宏亮的宫廷音乐。
- 云霄外:声音传播的远距离。
- 老聋:年老耳聋的人,象征弱势群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伞中间一点红”中的“红”指的是什么? A. 伞盖中央的红色装饰 B. 仪仗队的旗帜 C. 马上的骑士 答案:A
-
“绣云卤簿海棠风”中的“海棠风”形容的是什么? A. 仪仗队的风姿 B. 海棠花的香气 C. 宫廷的氛围 答案:A
-
“钧容声出云霄外”中的“云霄外”形容的是什么? A. 声音传得很远 B. 云朵的形状 C. 天空的颜色 答案:A
-
诗的最后一句“马上谁怜有老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皇家盛况的赞美 B. 对年老耳聋者的同情 C. 对宫廷音乐的欣赏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与洪咨夔的诗有相似的宏大场面描写。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洪咨夔的诗有相似的人文关怀。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正月十九日孟享从驾 其一》与苏轼的《赤壁赋》都描绘了宏大的场面,但前者更侧重于宫廷的庄严和音乐的宏大,后者则侧重于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壮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咨夔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作家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