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3:27: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 其二
作者:晁补之
吾人伯仲间,一语可物色。
气自寡所谐,穷乃足所历。
家风藐五世,不肯适人适。
意行无险易,又跣不著屐。
文词如苦李,惨腹人莫食。
犹矜不传妙,坐恐儿曹得。
学怜新又新,老奈日复日。
伯以最恬愉,何由采之出。
无斁能寡言,犹堪谢前识。
叔与气尚豪,支颐视屋极。
斯文恶表襮,枯鱼戒所忽。
应如鲁宫籀,藏壁俟其坼。
白话文翻译
在我们兄弟之间,随便一句话便能了解彼此。
气质自然不常相合,穷尽所历的却能看出本质。
家风虽然淡薄,却不愿随便迎合他人。
意志与行为并不险峻容易,光脚走路没有鞋子。
文章和词句如同苦李,肚子饿的人无人敢食。
还怕不传授精妙之处,坐着担心儿孙会懂得。
学习的东西虽新却又新,老了也无奈日复一日。
伯兄最为恬淡愉快,怎么能采得其真趣呢?
无斁能说得少,仍然值得感谢前辈的教诲。
叔兄气质尚且豪放,斜倚着头看屋顶的极处。
斯文不屑于外表,像枯鱼般警惕被忽视。
应当像鲁国的宫籀,藏于壁上等待剥落。
注释
- 伯仲:兄弟的称谓,特指年长者与年幼者。
- 气自寡所谐:气质本身相合的机会较少。
- 家风藐五世:家族传承的风气被轻视,不愿迎合他人。
- 意行无险易:意志和行为没有什么危险和困难。
- 文词如苦李:比喻文辞艰涩难懂,令人难以下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叔齐,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其诗风清新、秀丽,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与兄弟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对家族风气的反思以及对自身学问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兄弟间的相处和个人成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传统与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兄弟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比喻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文采和品德的追求。诗中的“文词如苦李,惨腹人莫食”不仅揭示了诗人对文学的反思,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功利的拒绝。全诗在气韵上有一种淡淡的悲伤与无奈,既显示出个人的孤独,也折射出对理想的渴求。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对比,诗人在传承中寻求创新,使得作品更具时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兄弟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随便的一句话便能透彻了解彼此。
- 第二句:虽然气质不常相合,但经历的事却能让人看清本质。
- 第三句:家族的风气虽被轻视,但作者不愿随波逐流。
- 第四句:意志与行为简单易懂,但生活中却常常缺乏必要的支持。
- 第五句:文辞艰涩,就像苦李一样,令人难以下咽。
- 第六句:对精妙之处的珍惜,生怕后代无法理解。
- 第七句:即使学习的内容再新,也难免重复。
- 第八句:伯兄最为宁静愉快,难以从中得到真趣。
- 第九句:无斁虽话少,但仍然值得感激。
- 第十句:叔兄气质豪放,随意地观看四周。
- 第十一句:斯文不愿被忽视,像枯鱼一样小心。
- 第十二句:比喻像鲁国的宫籀,隐藏在墙壁上等待时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文词如苦李”比喻作品的艰涩。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意行无险易,又跣不著屐”。
主题思想:这首诗探讨了家族传统与个人修养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苦李:象征艰涩难懂的文辞。
- 枯鱼:比喻警惕被忽视的文化。
- 鲁宫籀:象征深藏不露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文词如苦李”是指什么?
A. 优美动人
B. 艰涩难懂
C. 轻松幽默
D. 简单明了 -
诗人对家族风气的态度是?
A. 非常赞同
B. 轻视且不愿迎合
C. 追求模仿
D. 无所谓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 杜甫《登高》:反映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晁补之与李白的作品对比:前者更注重家族和传统的传承,而后者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晁补之研究》
以上为对晁补之《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 其二》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蕴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