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

时间: 2025-01-25 23:06:24

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

狂发从乱歌,情来任闲步。

此心谁共证,笑看风吹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游
——皎然 〔唐代〕
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
狂发从乱歌,情来任闲步。
此心谁共证,笑看风吹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慨。小时候不常见山,便觉得山没有什么特别的趣味;现在随意吟唱,情绪自然流露,随心所欲地漫步其中。此时我的心情,谁能理解和见证,只能对着风吹动的树木轻轻一笑。

注释:

  • 少时:年轻的时候。
  • 无奇趣:没有什么特别的趣味。
  • 狂发:随意地发出(歌声)。
  • 任闲步:随心所欲地闲逛。
  • 此心:此时的心情。
  • 共证:共同见证。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笑看风吹树”的意象,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洒脱与闲适,代表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字子璋,号白云,生卒年不详。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描绘自然风光和内心感受,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出游的场景,诗人在游览自然时,感受到对自然的亲近与心灵的愉悦,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闲适的态度。

诗歌鉴赏:

《出游》是一首描绘心境与自然相融的诗。诗的开头“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对山水的漠然态度。这一方面反映了生活的单调,另一方面也预示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观点与心境的变化。随着经历的增加,诗人对于自然的认知逐渐丰富,正如“狂发从乱歌,情来任闲步”,随意吟唱的状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情感的自然流露则使得他与自然的关系更加亲近。最后两句“此心谁共证,笑看风吹树”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感受的孤独理解,然而,他选择以笑对风吹树,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在这首诗中,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不仅是身体上的游历,更是心灵上的启迪和释放,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时不见山:年轻时不常见山,表现出对自然的漠然。
  2. 便觉无奇趣:觉得自然无趣,流露出对生活的单调感受。
  3. 狂发从乱歌:随意发声,表达内心的自由与真实情感。
  4. 情来任闲步:心情愉悦,随意漫步,体现生活的随性与美好。
  5. 此心谁共证:内心的感受无人能懂,暗示孤独。
  6. 笑看风吹树:以笑对自然变化,展现乐观的人生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与风、树的变化相联系,表现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共鸣。
  • 拟人:风与树的互动,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宁静、自由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伟岸与宁静。
  • :代表自由的情感表达。
  • 风与树: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流动,反映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少时不见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山的热爱
    b) 对生活的无趣
    c) 对自然的感激

  2. “笑看风吹树”中的“笑”代表了什么? a) 悲伤
    b) 乐观
    c) 愤怒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漠然
    b) 随性
    c) 疏远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皎然的《出游》更注重个人心境的自由表达,而王维则侧重于描绘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则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