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联句一首》

时间: 2025-01-11 04:52:46

刘令兴多常步履,柴桑事少但援琴。

——皎然

闲招法侣从山寺,每掇幽芳傍竹林。

——皎然

卷帘只爱荆峰色,入座偏宜郢客吟。

——崔逵

谁许近来轻印绶,因君昨日悟禅心。

——崔逵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重联句一首

作者: 皎然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刘令兴多常步履,
柴桑事少但援琴。
皎然闲招法侣从山寺,
每掇幽芳傍竹林。
皎然卷帘只爱荆峰色,
入座偏宜郢客吟。
崔逵谁许近来轻印绶,
因君昨日悟禅心。


白话文翻译:

刘令兴常常外出游历,柴桑的事务不多,但他还是喜欢弹琴。皎然在山寺中悠闲地招呼道侣,常常在竹林旁采摘幽香的花草。皎然卷起窗帘,只喜爱荆山的风景,坐下时正好适合郢地的客人吟哦。崔逵为何允许你轻易地来此,因你让我在昨日领悟了禅的心境。


注释:

字词注释:

  • 刘令兴:古代名士,常外出游历。
  • 柴桑:地名,指柴桑山,古代有名的游览胜地。
  • 援琴:弹琴。
  • 法侣:道侣,指修道的伙伴。
  • 幽芳:幽静芬芳的花草。
  • 荆峰:指荆山的山峰。
  • 郢客:指来自郢地的客人。
  • 轻印绶:轻易地允许某人来访。
  • 悟禅心:领悟到佛教的禅意。

典故解析:

  • 荆山郢地:荆山和郢地都是古代著名的地名,诗中提到的地名不仅指具体地点,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超然境界和文化交流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30年,卒于公元799年,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作山水田园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时期,诗人多游览山水,寄情于自然。皎然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禅理的领悟。


诗歌鉴赏:

《重联句一首》展现了皎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全诗以刘令兴、崔逵为引,展现出友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谐景象。诗中以“柴桑事少但援琴”开篇,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透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寺的生活,悠然自得,闲招法侣,采摘幽芳,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卷帘观荆峰的细节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领悟。最后两句提及崔逵,表达出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对禅理的领悟,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高雅情趣和对生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刘令兴多常步履:描绘了刘令兴常常在外游历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柴桑事少但援琴:虽然柴桑的事务不多,但他仍乐于通过弹琴来消遣时光,突出闲适。
  3. 皎然闲招法侣从山寺:诗人皎然在山寺中悠闲地招待道侣,显示出对友谊的珍惜。
  4. 每掇幽芳傍竹林:在竹林旁采摘香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5. 皎然卷帘只爱荆峰色:卷起窗帘只欣赏荆山的景色,表现对美景的热爱。
  6. 入座偏宜郢客吟:坐下时正好适合来自郢地的客人吟唱,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
  7. 崔逵谁许近来轻印绶:质疑崔逵为何允许轻易来访,暗示对友人的珍重。
  8. 因君昨日悟禅心:因友人的启发,领悟到了禅的心境,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影响。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如“援琴”与“掇幽芳”,形成和谐的音律。
  • 意象:如“幽芳”、“竹林”、“荆峰”,这些意象都富有自然美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珍惜,同时也表现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禅理的思考,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寺:象征宁静与修行。
  • 竹林:象征清幽与高洁。
  • 幽芳: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清新。
  • 荆峰:象征远方的向往与对自然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令兴”是指? A. 一位常常游历的朋友
    B. 一位著名的诗人
    C. 一位道士

  2. 诗中“皎然卷帘只爱荆峰色”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A. 朋友
    B. 自然景色
    C. 文化

  3. “因君昨日悟禅心”中的“君”指的是? A. 自己
    B. 崔逵
    C. 刘令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和皎然的《重联句一首》均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王维更偏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皎然则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更深层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