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岭南道中作》
时间: 2025-01-11 07:59: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谪岭南道中作
作者: 李德裕 〔唐代〕
岭水争分路转迷,
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
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
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
红槿花中越鸟啼。
白话文翻译
在岭南的路上,水流争分夺秒,让人迷失方向;
桄榔和椰子的树叶在暗淡的蛮溪旁摇曳。
愁苦中我穿越有毒的雾气,踩上蛇草的滋味;
害怕落在沙子上的虫子,不敢走在燕泥之中。
五月的畲田正在收割火米,
三更时分,渡口的官吏传来潮水的鸣叫。
令人心痛的是,思乡的地方,
红槿花中,越鸟啼叫声声。
注释
- 岭水:指岭南地区的水流。
- 桄榔、椰叶:指热带植物,常见于岭南。
- 蛮溪:指当地的溪流,可能与少数民族地区相关。
- 愁冲毒雾:愁苦的心情与毒雾交织在一起。
- 蛇草:一种植物,可能有毒。
- 火米:一种当地的稻作,火米即是火灾后的稻谷。
- 津吏:渡口的官吏。
- 越鸟:指生活在越南地区的鸟,象征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惟中,唐代著名政治家、诗人。其一生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因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他的诗风多样,包括边塞诗、咏怀诗等,作品常表达对国家、家乡的深情与思念。
创作背景
《谪岭南道中作》创作于李德裕被贬至岭南期间,深受故乡的思念之情影响。这首诗反映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岭南的自然环境及其对诗人心灵的触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李德裕在岭南的旅途中,面对陌生环境所引发的种种感受。前四句展示了诗人对路途的迷惘与对自然的观察,尤其是“岭水争分路转迷”,展现了他在异乡的无助感;而“愁冲毒雾逢蛇草”则将内心的愁苦与外在环境紧密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后四句转向对家乡的思念,尤其是“红槿花中越鸟啼”,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对故乡的思恋。整首诗在描写外部环境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岭水争分路转迷:描绘路途的复杂,水流急促,使人迷失方向。
- 桄榔椰叶暗蛮溪:热带植物的描绘,营造出异乡的氛围。
- 愁冲毒雾逢蛇草:表达愁苦的心情,与有毒植物相遇,增加了内心的压迫感。
- 畏落沙虫避燕泥:对虫子的恐惧,传达出一种无处可逃的感觉。
- 五月畲田收火米:描绘了当地的农作情况,时间与季节的流逝。
- 三更津吏报潮鸡:夜晚的渡口,官吏的叫声增添了孤独感。
- 不堪肠断思乡处:强烈的思乡之情,内心的痛苦难以承受。
- 红槿花中越鸟啼:自然景象与思乡情结合,越鸟啼声令思乡情更加浓烈。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愁冲毒雾”,将愁苦与毒雾相提并论,形象地表达内心的压迫。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李德裕在岭南的贬谪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与对异乡环境的无奈,同时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分析
- 岭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迷茫。
- 桄榔、椰叶:代表着异乡的自然环境,增加了诗的地方色彩。
- 红槿花、越鸟:象征思乡之情,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岭水争分”的意思是: A. 水流缓慢
B. 水流迅速
C. 水流平稳 -
“不堪肠断思乡处”中“肠断”的意思是: A. 心中快乐
B. 心中悲痛
C. 心中无奈 -
诗中提到的“火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米的颜色
B. 一种农作物
C. 一种果实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乡之情。
- 王维《鹿柴》:以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与李德裕的作品都反映了贬谪生活中的孤独感,但李白更偏重于对自由的渴望,而李德裕则更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痛苦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德裕诗文集》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