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亭》

时间: 2025-01-27 04:11:12

三年为吏住东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群山数点春。

张翰英灵应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垂虹亭
作者:陈瓘 〔宋代〕

三年为吏住东滨,
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
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
入座群山数点春。
张翰英灵应笑我,
绿袍依旧惹埃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在东边的水滨做了三年的官,今天再次来到江边,照映着我病弱的身躯。眼前满是碧波,野鸟在水面上飞翔,我披着蓑衣,任凭细雨洒落在渔人身上。随着船行,清晨的月亮在孤舟上显得格外皎洁,坐在船中,远山上透露出几分春意。张翰的英灵或许在天上对我发笑,而我那绿色的袍子依旧沾染着尘埃。


注释:

字词注释:

  • :官员,指作者在东滨任职。
  • 东滨:指东边的水滨。
  • 重到:再次来到。
  • 照病身:映照着我虚弱的身体。
  • 碧波:清澈的波浪。
  • :流出,涌现。
  • :蓑衣,渔人用来遮雨的衣物。
  • 疏雨:细雨,稀疏的雨。
  • 入座:坐下。
  • 张翰:张翰,指的是张翰的英灵。
  • 绿袍:绿色的衣袍。

典故解析:

  • 张翰:张翰是东汉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放荡不羁的性格和诗作闻名,尤其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隐逸与自由的精神。诗中提到的“张翰英灵”暗指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瓘,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任职期间,面对官场的压力与病弱的身体,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诗歌鉴赏:

《垂虹亭》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在江滨的游历,描绘出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反映了他的内心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诗的开头提到“为吏”,暗示了作者在官场的沉寂与无奈;“重到江头照病身”则表现出他对健康的渴望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随着诗境的展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满眼碧波输野鸟”的自然景象,不仅展现了江边的美丽风光,还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随船晓月孤轮白”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孤独感,仿佛在诉说他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部分提到“张翰英灵应笑我”,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交融,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精神的渴望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年为吏住东滨:三年来我在东边担任官职,暗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
  2. 重到江头照病身:再次来到江边,映照着我病弱的身躯,表现出对身体的感叹。
  3. 满眼碧波输野鸟:眼前的清波中映射出飞翔的野鸟,传达出自然的美好。
  4. 一蓑疏雨属渔人:细雨洒落在渔人身上,体现出渔人的生活。
  5. 随船晓月孤轮白:晨光中的孤舟在水面上漂浮,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6. 入座群山数点春:坐在船上,远处的群山中透出春的气息。
  7. 张翰英灵应笑我:提到张翰,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8. 绿袍依旧惹埃尘:绿色的袍子仍沾染着尘埃,象征着世俗的羁绊。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碧波”和“疏雨”比喻自然的美好与渔人的生活。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诗句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波: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无穷魅力。
  • 野鸟:代表自由与向往。
  • 蓑衣:象征渔人的生活与自然的交融。
  • 晓月:象征宁静与孤独的内心世界。
  • 群山:代表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张翰”是哪个时期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东汉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蓑衣”主要用来做什么? a) 休闲
    b) 遮雨
    c) 装饰
    d) 旅行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1. c) 东汉
  2. b) 遮雨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但侧重于人生的无奈与辛酸。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自然的美与宁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两首诗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自然的热爱,但各自的情感与抒发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