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宣尼来谷叱强齐,吏部深州破贼围。始信真儒能见用,可为邦国大皇威。
白话文翻译:
孔子在谷地呵斥强大的齐国,韩吏部在深州打破贼寇的包围。这才相信真正的儒者能够被重用,可以为国家带来极大的威严。
注释:
- 宣尼:指孔子,孔子被尊称为“宣尼公”。
- 来谷: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孔子游历的地方。
- 叱强齐:指孔子在齐国时,以其道德和智慧影响齐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 吏部:指韩愈,因其曾任吏部侍郎,故称“韩吏部”。
- 深州:地名,今河北省深州市。
- 破贼围:指韩愈在深州时,成功平定了当地的叛乱。
- 真儒:真正的儒者,指有真才实学的儒士。
- 见用:被重用。
- 邦国大皇威:国家的极大威严。
典故解析:
- 宣尼来谷叱强齐: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齐国时,以其道德和智慧影响齐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 吏部深州破贼围:典故出自韩愈的生平事迹,他在深州时,成功平定了当地的叛乱,显示了儒者的实际才能和国家的威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子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赞颂了孔子和韩愈两位儒者的实际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真正儒者能够被重用,为国家带来威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孔子和韩愈的实际事迹,强调了儒者的实际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孔子以其道德和智慧影响齐国,韩愈则在深州平定叛乱,两者都显示了儒者的实际才能和国家的威严。诗中“始信真儒能见用”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真正儒者能够被重用,为国家带来威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儒者实际才能的肯定和对国家威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宣尼来谷叱强齐:孔子在谷地以其道德和智慧影响强大的齐国,显示了儒者的智慧和影响力。
- 吏部深州破贼围:韩愈在深州成功平定叛乱,显示了儒者的实际才能和国家的威严。
- 始信真儒能见用:通过孔子和韩愈的事迹,作者相信真正的儒者能够被重用。
- 可为邦国大皇威:真正的儒者能够为国家带来极大的威严。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孔子和韩愈的对比,强调了儒者的实际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
- 象征:“真儒”象征有真才实学的儒士,“大皇威”象征国家的极大威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颂儒者的实际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真正儒者能够被重用,为国家带来威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宣尼:象征儒者的智慧和道德。
- 强齐:象征强大的国家。
- 吏部:象征儒者的实际才能。
- 深州:象征实际的战场。
- 破贼围:象征儒者的实际才能和国家的威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宣尼”指的是谁?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愈
-
“吏部深州破贼围”中的“吏部”指的是谁?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愈
-
诗中“始信真儒能见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期望? A. 儒者能够被重用 B. 儒者能够影响国家 C. 儒者能够平定叛乱 D. 儒者能够带来威严
答案: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赞颂韦左丞的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
- 韩愈《进学解》:表达了对儒者实际才能的肯定和对国家威严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与王令《韩吏部》:两者都赞颂了儒者的实际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才能的赞颂,而王令的诗则更多地强调了儒者的实际才能和国家的威严。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史记·孔子世家》:了解孔子的生平和事迹。
- 《韩愈传》:了解韩愈的生平和事迹。
- 《宋诗选》:了解王令的生平和诗歌创作。